1701825430
1701825431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推迟了相关实验报告的发布,富兰克林仍然在当年夏天成功地说服费城居民在高层建筑上安装了两个避雷针。为此他深受激励,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避雷针应用实例。9月,富兰克林在自己家的屋顶上也安装了一个,并通过它和一个精巧的装置在风暴到来时进行预警。在给克林逊的信中,富兰克林进行了详细描述:“避雷针被放置在烟囱上,通过一根金属线与井里的水泵相连。通过屋里的那部分金属线被分成了两段,两段间相距6英寸[2]。两段金属线中间是两只铃铛和一个小球。当风暴来临、金属线有电流通过时,铃铛就会响起来。”这是将娱乐、研究和实用性结合起来的一个典型实例。他用这个装置来收集实验所需的电流,但足以保证房屋在被闪电击中时的安全。然而,德博拉对此不甚满意。若干年后,富兰克林在伦敦写信回应德博拉的抱怨,并指导她“如果铃声吓到了你”,就用一根导线把两段金属线连起来,这样就没有声音了。
1701825432
1701825433
然而,在某些领域,特别是宗教领域,富兰克林的发现引发了很多争议。阿贝·诺列特满怀嫉妒地继续贬损富兰克林的思想,并称避雷针是对上帝的冒犯。对此,富兰克林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他这么说好像他是那个保护自己免受闪电所伤的人似的”,“可以确信的是,来自天堂的闪电像下雨、冰雹或来自天堂的阳光一样不再神秘,我们无须给房子造尖顶就可以克服它所带来的不便。”
1701825434
1701825435
大部分人很快就同意了这一说法,避雷针则在欧洲和北美殖民地开始盛行。富兰克林突然间成了名人。1753年夏,哈佛学院和耶鲁学院授予他荣誉学位,伦敦皇家学会授予他金质奖章,这也是该学会首次将这一荣誉授予一个生活在英国以外的人。他给协会的回复非常机智:“我不知道贵会那些博学的成员们是否习得了古代的点石成金之术,但贵会的确找到了使金子无限增值的办法。”
1701825436
1701825437
从暴君处夺取王权
1701825438
1701825439
在向克林逊描述尖状金属物如何吸引电流的时候,富兰克林得出了基础物理的相关理论。但他坦承对这些推测“心存疑惑”,并表示他认为学习如何运行的规律比了解理论原因更为重要:“我们不需要知晓自然以何种方式让自己的规律起作用,我们只需要了解规律本身就足够了。对我们来说,知道瓷器悬空就会掉在地上摔坏,这才真正有用,但它是怎么摔下去的,为什么会摔破,就属于思考的范畴了。知晓其中的究竟固然使我们愉悦,但没有它,我们也可以不让瓷器摔坏。”
1701825440
1701825441
这一态度,和富兰克林缺乏数学和物理理论基础的事实,解释了为什么尽管富兰克林十分努力却没能成为伽利略和牛顿那样的理论大师的原因。富兰克林是实用的实践者,而不是系统的理论家。正如他的道德和宗教哲学一样,富兰克林科学研究的特点不是抽象理论的完备,而是发现事实、学以致用。
1701825442
1701825443
但是,我们不能抹杀富兰克林那些发现的理论意义。富兰克林是当时最有远见的科学家之一,他发现并证实了自然界的一个基本规律:电是单流质的。19世纪伟大的历史学家、在富兰克林实验的150年后发现电子的J·J·汤普森曾写道:“单流质说对电学的贡献是不容抹杀的。”富兰克林还提出了绝缘体和导体的区别,电气接地的理念及电容和电磁的概念等。正如卡尔·范·杜伦所言:“他来的时候,电还是一个谜,他离开的时候,却将其变成了一门科学。”
1701825444
1701825445
富兰克林破解了闪电带来的的死亡之谜,指出闪电只不过是电的一种,且可以驯服。这一发现的实践意义,我们也不能小觑。很少有科学发现能够立竿见影造福于人类。伟大的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称其为盗天取火的“新普罗米修斯”。很快,他不仅成为北美殖民地和欧洲最负盛名的科学家,还成为一个大众英雄。他解决了宇宙中最大的难题,也征服了自然界中最恐怖的危险。
1701825446
1701825447
但正如他热爱科学研究一样,富兰克林认为在公共事务中的尝试也是很有必要的。当时,他的朋友、政治家和科学家科尔登也宣布退休,并全心地投入到“哲学的乐趣”中。在18世纪,这一词汇其实代表科学研究。“不要让你对科学研究的热情超过应有的尺度,”富兰克林劝告他,“即使牛顿是一艘普通船上的导航员,他最好的成就也无法弥补其在危险时离开工作岗位一个小时所造成的损失;而如果他是掌握整个国家命运的人,那将会差多少?”
1701825448
1701825449
因此,不久之后,富兰克林就将其在科学研究方面的风格(讲求实用)拓展至公共事务上。富兰克林作为一名科学家所赢得的声誉,对其政治目标的实现也大有裨益。因此,科学家和政治家这两种身份在富兰克林身上合而为一,相互加强,贯穿始终。正如法国政治家杜尔哥的诗作所言:“他从苍天处取得闪电,从暴君处夺取王权。”
1701825450
1701825451
[1]1英尺≈0.3米。——编者注
1701825452
1701825453
[2]1英寸=2.54厘米。——编者注
1701825454
1701825455
1701825456
1701825457
1701825459
1701825460
富兰克林传
1701825461
1701825462
1701825463
1701825464
1701825465
富兰克林传 创办宾夕法尼亚大学
1701825466
1701825467
那个聪明的男孩并没有进入哈佛求学。虽然曾在年轻时心有不甘地批评学校的自命不凡,尽管对知识的渴求使其自学成才成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作家和科学家之一,但多少年来,富兰克林的心中仍然燃烧着一团火,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学院。1743年,富兰克林首先在共读社和朋友们探讨了这一设想。而当其退休之后,富兰克林在自然研究和阅读中获得的快乐更加坚定了他创办学校的想法。因此,富兰克林在1749年发行了一本小册子,名叫“有关宾夕法尼亚青年教育问题的建议”,详尽描述了创建学校的必要性,以及未来的授课内容和如何筹集资金等问题。
1701825468
1701825469
富兰克林所要创建的学院并不是与当时殖民地已有的4所学院(哈佛、威廉玛丽、耶鲁和普林斯顿)类似的那种与宗教关系密切的精英堡垒。正如富兰克林所言,学院的重点将放在实用技能的指导上,如写作、数学、记账、演讲、历史和商业技能等,“学习内容应与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相关”;学生的生活应该朴素、节制、节俭;“经常进行跑步、跳跃、角力和游泳方面的锻炼”。
1701825470
1701825471
富兰克林的办学计划实际上是基于严格古典主义基础上的教育改革。富兰克林认为,这所新学院不应该培养那些只会赞美上帝或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学习的书呆子。相反,应该培养学生“造福人类、国家、朋友和家庭的志趣与能力”。而这正如富兰克林在结论中所宣称的:“正是所有学习最伟大的动机与目的。”
1701825472
1701825473
小册子中除了引用的古代学者的名人名言,还有富兰克林自己的经验,从游泳到写作风格无所不包。正如任何一位优秀的启蒙运动思想家一样,富兰克林热爱秩序和精确的程序。他曾经事无巨细地为共读社、共济会、图书馆、北美殖民地哲学会、消防队、巡逻队和民团拟定了具体的规则,从而将他这一倾向表露无遗。而这一点在学院的创立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富兰克林为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制度,以确保以最好的方式教授学生从发音到军事史等各方面的内容。
1701825474
1701825475
富兰克林很快就募集到了2 000英镑的捐款(虽然不是他回忆录中的5 000英镑),并在其最初提议的基础上起草了一份学校章程。富兰克林还被推举为学院的董事会主席。很巧的是,富兰克林也是为怀特菲尔德修建的那所大会堂的董事会成员。会堂在宗教复兴运动降温之后便被废弃了,因此,他与会堂董事会达成协议,接管了会堂为学校所用,并将会堂分为上下几层,选定了几个房间作为教室,同时还留了一些空间供来访的牧师使用,还建立了一个录取穷人子弟的免费学校。
1701825476
1701825477
1751年,学院正式成立了(1791年更名为宾夕法尼亚大学)。它是北美殖民地第一所无教派学院。富兰克林的改革本性受到了时代的阻挠。当时,学校董事会的大部分成员是富有的圣公会教徒,他们反对富兰克林推举一个拉丁人担任校长,而是要求选一名英国人。因此,富兰克林的朋友威廉·史密斯——一个不负责任的苏格兰牧师,出任了校长之职。但不久之后,史密斯和富兰克林就因为政治问题分道扬镳了。尽管如此,富兰克林终生担任学校董事一职,并将其视为他一生最骄傲的成就之一。
1701825478
1701825479
学院成立不久之后,富兰克林开始了他的下一个项目,筹款建医院。他在报纸上公开发表呼吁,生动阐释了人们对帮助病人的责任,也包括了他多次重申的格言:“独自行善帮助病人的效果与通力协作相比,要小得多。”
[
上一页 ]
[ :1.7018254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