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839469e+09
1701839469 超人诞生
1701839470
1701839471 这幕场景简直就是惊悚电影里的经典桥段。现在的问题在于,当虚无主义这个最阴森可怕的客人终于按下门铃,我们究竟应该作何反应呢?普通人会从狂欢中惊醒过来,进而因为过度的惊恐而四肢瘫软,陷入彻底的悲观主义和颓废主义之中,这是一种“卑劣”的虚无主义。尼采不一样,他虽然预言了虚无主义的必将到来,但他绝不甘心坐以待毙,而是要成就一种“高贵”的虚无主义,通过权力意志和超人理想去直面虚无,战胜虚无,最终成为人生和世界的主宰。
1701839472
1701839473 按照尼采的思路,上帝死了这个事实,恰恰为超人诞生提供了机会。如果说上帝是旧的创造者,那么超人就是新的创造者。如果说上帝曾经建立起善恶的标准,那么超人首先打破各种价值,重估一切价值,然后再创立新的价值。
1701839474
1701839475 关于超人,尼采说过很多话:
1701839476
1701839477 我教你们何谓超人:人是应被超越的某种东西。你们为了超越自己,干过什么呢?
1701839478
1701839479 你们走过了从虫到人的道路,你们内心中有许多还是虫。
1701839480
1701839481 人是联结在动物与超人之间的一根绳索——悬在深渊上的绳索。
1701839482
1701839483 人之所以伟大,乃在于他是桥梁而不是目的;人之所以可爱,乃在于他是过渡和没落。
1701839484
1701839485 应该怎么去理解这些段落?借用特纳的观点:“能够给生活赋予肯定道德的存在者,就是超人。”另一个学者查尔斯·拉莫尔也说过类似的话:“超人并不是一个不同的物种或一个更高级的种族,超人就是人自己——一旦他学会了肯认他真正所是的那个人。”
1701839486
1701839487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说的都只是理念意义上的超人,可是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可以在现实世界里指认出谁是超人吗?超人到底是谁?他是基因突变意义上的超人,种族优越意义上的超人,还是别的什么东西?他是尼采本人,是拿破仑这个马背上的世界精神,还是希特勒或者墨索里尼?
1701839488
1701839489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留到下一讲接着说。
1701839490
1701839491
1701839492
1701839493
1701839494 打开: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学课 [:1701832721]
1701839495 打开: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学课 088 一个人如何成其所是?——与尼采一起生活
1701839496
1701839497
1701839498
1701839499
1701839500 尼采与纳粹
1701839501
1701839502 上一讲我们结束在尼采的超人到底是谁这个问题。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来澄清一下尼采与纳粹的关系。
1701839503
1701839504 尼采自从1889年陷入疯狂之后,他的妹妹伊丽莎白一直在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并且负责尼采书稿的整理出版。1900年8月25日,迎着新世纪的曙光和朝霞,尼采溘然长逝。这个先于时代而生的尼采,这个已经沉默不语、无法自辨的尼采,终于迎来了属于他的世纪,可是他最初的名声却与反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他的遗著《权力意志》被视为第三帝国的圣经,希特勒本人甚至专程前往尼采档案馆参观,并与尼采塑像合影。但是“二战”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试图为尼采洗清“罪行”,认为他与法西斯主义的关系是被伊丽莎白精心制造出来的假象。一个最突出的证据在于,《权力意志》的成稿是由伊丽莎白精心剪裁和拼贴而成的,里面充斥着反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言论,但是如果我们仔细阅读尼采的著作,特别是他的自传《瞧,这个人》,就会发现尼采并不认同这些观点。可是伊丽莎白为了塑造尼采的反犹形象,直到1908年才出版《瞧,这个人》,并且故意定了很高的价格,以此来阻止这本书的传播和阅读。
1701839505
1701839506 总而言之,虽然尼采的思想存在着危险性,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反对把尼采直接等同于反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以尼采的“超人”为例,当代学者普遍认为它“与人种学上的进化毫无关联,不是进化成某种‘更高级的’形态”(罗宾·斯马尔语)。就此而言,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显然不是尼采心目中的超人,拿破仑也不是,因为尼采曾经明确说过,拿破仑是“非人和超人的综合体”。
1701839507
1701839508 超人 vs.末人
1701839509
1701839510 学者威廉·巴雷特认为,歌德或许最符合尼采的超人形象,因为尼采曾经盛赞歌德“追求的是整体性;他反对理性、感性、情感和意志的分裂,他使自己契合整体性,他创造了他自己”。从以上说法不难看出,尼采心中的超人是文化和教养意义上的,而不是种族进化意义上的。
1701839511
1701839512 按照这一解释,尼采的超人看似横空出世,实则其来有自,它的形象深深植根于启蒙运动以来的一个核心问题——“个人如何滋养自己以图生长”。说得再明确一些,就是如何“塑造个人的问题”。
1701839513
1701839514 巴雷特指出,歌德的《浮士德》与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算得上是“兄弟作品”,因为“这两部作品都力图以象征方式精心阐述超人——完整无缺、体魄健壮——形成的过程”。《浮士德》也是在挑战所有的传统道德,也是在超越善与恶,只不过尼采的非道德主义表述得更为激烈。但究其根本,尼采其实不过是在发挥歌德的论点:“人必须把他的恶魔与自己融为一体,或者如他(尼采)所说,人必须变得更善些和更恶些;树要长得更高,它的根就必须向下扎得更深。”
1701839515
1701839516 中文里有一个词叫作“天人交战”,今天已经失去了它原本该有的分量,因为我们早已经把心中的恶魔给彻底地驯服了。我们只是在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之间,在半夜看球应不应该喝啤酒、光棍节该买多少单的时候,才会产生天人交战的感觉。可是在尼采这里,天人交战不仅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而且每一次都是生死存亡的斗争。
1701839517
1701839518 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当中,心中的恶魔以不同的面目出现,它如影随形,无处不在。有些情节如此的诡谲惊悚,只有在最可怕的噩梦里才会出现类似的场景。比方说,书中有一个小丑,在别人走钢丝的时候,突然跳过他的头顶,走钢丝的人受到惊吓,直接从绳索上面掉了下来,摔死了。比如说,书中还出现过一个侏儒,在查拉图斯特拉向上攀登高峰的时候,一直骑在他的肩膀上,在他耳边不停地嘲笑说:“哦,查拉图斯特拉,你这智慧的石头!你把你自己抛得很高,可是每一块被抛上去的石头都得——掉下来!”再比如说,查拉图斯特拉梦见一个牧童在痛苦地翻滚,从他的嘴里爬进一条又黑又粗的黑蛇,查拉图斯特拉大声喊道:咬断它!牧童于是狠狠咬下蛇头,把它吐得老远。
[ 上一页 ]  [ :1.70183946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