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850973e+09
1701850973
1701850974 亚历山大的帝国作为一个国家,寿命并不长。他死后,他的将军们最终把领土分为三部分。欧洲部分或安提哥尼帝国在100多年后落到了罗马人手中。亚洲部分或塞留西王国被分为两份,西部为罗马人所接管,东部则为帕提亚及其他民族所占据;托勒密统治下的埃及为奥古斯都所掌握,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尽管如此,但马其顿作为希腊文化的传播者,其征讨还是十分成功的。希腊文明几乎是源源不断地涌入了东方。希腊语成了世界各地文明人士的语言,并且很快发展为贸易和商业上的通用语,就像近几十年来英语的扩张一样。公元前200年左右,操希腊语的人们可以从海格立斯(大力神)石柱一直走到恒河。
1701850975
1701850976
1701850977
1701850978
1701850979 ◎希腊的风格对东方文明产生的影响
1701850980
1701850981 从此,希腊的科学、哲学,最早则是它的艺术,渐渐影响了古老的东方文明。铸币、花瓶、建筑和雕刻的遗迹以及影响不那么明显的文学,都是这场文化入侵的证据。相应地,东方也对西方产生了新的影响。不过这种影响多少有些落后,因为在那个时期,最让希腊人着迷的似乎只是巴比伦的占星术。因此,尽管科学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但希腊化时代比古典时代更为迷信。即便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同样的事情也会再度发生。在我年轻的时候,占星术只是极少数不正常的狂热分子热衷的东西,而今天,这种迷信的影响力却大得惊人,以至于蛊惑了那些掌握着大众报纸的人去开辟专栏讨论星相问题。也许这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在罗马人到来之前,整个希腊化时代都是失控、动荡和危险的。冲突各方的雇佣军都会不时地骚扰乡村。亚历山大所建立的新城市缺乏旧殖民地的政治稳定性,后者与它们的宗主城邦有着传统的联系。从总体上来说,希腊化时代是缺乏安全感的。强大的帝国已崩溃,后继者们又在不停地争夺最高的霸权,这样一来,人们就必然会深感世事变化无常了。
1701850982
1701850983
1701850984
1701850985
1701850986 ◎三位希腊国王:埃及的托勒密一世、马其顿的德米特里厄斯·玻利尔塔斯、叙利亚的塞琉古一世。
1701850987
1701850988 在文化领域,我们看到了一种日益明显的专业化趋势。古典时代的伟大人物作为城邦的一位公民,如果需要,他们都能处理很多领域的事务。而希腊化世界的探索者却把自己限定在某个专门领域。科研中心从雅典转移到了亚历山大,该城是亚历山大大帝建立的最为成功的新城市,也是世界各地的学者、作家汇聚之地。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曾一度出任大图书馆的馆长,欧几里德和阿波罗尼讲授数学,阿基米德则曾经在此求学。在社会方面,奴隶人口的不断膨胀逐渐损害了稳定的生存基础,在用奴隶做劳动力的地方,一个自由民是很难与之竞争的,他们惟一的出路就是从军,指望在一些有利可图的掠夺中发一笔横财。虽然希腊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使人们具有了比城邦时代更为宏伟的理想,但是没有任何人,也没有任何一项事业大到足以重振破碎的亚历山大世界。
1701850989
1701850990 长期的不安全感使人们对公共事务丧失了兴趣,理智与道德的力量也普遍衰落了。昔日的希腊人无法应对当时的政治问题,希腊化时代的人们同样如此。最终还是由具有组织天才的罗马人从混乱中建立起了新的秩序,并将希腊文明流传于后世。
1701850991
1701850992 随着城邦黄金时代的消失,一种普遍的、越来越没有生机和活力的气氛笼罩着希腊世界。如果说所有伟大的雅典哲学家都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特征的话,那就是一种勇敢而洒脱地面对人生的态度。他们认为世界不是一个糟糕的居所,国家可以被看个清楚明白。正如我们所知,亚里士多德曾经认为这是理想国家的一个特征。马其顿扩张的后果是这种自得其乐的态度被彻底摧毁了。那个时期的哲学倾向反映出一种全面的悲观和不安,我们再也见不到柏拉图似的贵族公民的自信了。
1701850993
1701850994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苏格拉底的死标志着希腊文化的分野。尽管柏拉图的工作仍在继续,但希腊文化实际上已从巅峰降到了平原,在哲学方面,许多新的运动正纷纷涌现出来,其中第一个运动就和安提斯泰尼直接相关。他是苏格拉底的信徒之一,其名字和爱利亚传统的一个悖论联系在了一起。按照这个悖论,人们不可能做出任何有意义的陈述,例如,“A是A”虽然是真的,但毫无意义;或者“A是B”,但B并不是A,所以这一陈述肯定是错误的。这就难怪安提斯泰尼会逐渐对哲学失去信心。他在晚年脱离了上层阶级的生活,率先过起了普通人的简朴生活。他十分反感当时的习俗,渴望回到一种原始的生活中去,以求摆脱组织化国家陈规陋习的束缚。
1701850995
1701850996
1701850997
1701850998
1701850999 ◎梅加腊的逻辑学家安提斯泰尼
1701851000
1701851001 安提斯泰尼有一个叫第奥根尼的弟子,新的运动就是因他而得名。第奥根尼是西诺普人,西诺普是希腊在黑海的一个殖民地。第奥根尼过着狗一样的原始生活,这为他赢得了“犬儒”的绰号,意思就是“像狗一样”。传说他住在一个木桶里,有一次,亚历山大大帝来拜访这位名人,年轻的亚历山大请第奥根尼说出一个愿望,并表示将满足他的愿望。第奥根尼却回答说:“不要挡住我的阳光。”亚历山大感慨地说:“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就会做第奥根尼。”
1701851002
1701851003 犬儒主义提倡的是把脱离世俗财富而竭力追求德行作为惟一有价值的善。这显然具有苏格拉底学说的倾向,但它对世俗事务的反应多少有些消极。的确,一个人牵挂的东西越少,他受到伤害或失望的可能性也就越小。但是从这样一种源头出发,我们是不可能获得更多激励的。犬儒学说在适当的时候发展成了一种广泛的、有影响的传统,公元前3世纪,它在整个希腊化世界赢得了公众巨大的支持。当然,这只能说明一种低劣的犬儒主义形式恰巧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道德状况。它是一种机会主义的生活态度,如果可以获得什么,就用双手去接,而贫困时也不怨天尤人;如果有机会享受生活,就去享受;如果遭遇苦难,就耸耸肩坦然承受。正是从这样的发展中,“犬儒”一词才开始具有了贬义。不过犬儒主义作为一种运动,并非完全蓄意要这样进行下去。它的伦理原则逐渐为斯多葛学派所吸收,稍后我们将论述到这一点。
1701851004
1701851005 哲学衰败时期的另一个产物是截然不同的怀疑主义运动。怀疑论者的字面意思就是一个持怀疑态度的人,但怀疑主义作为一种哲学,却把怀疑提升到了教条的地位,它不承认有人能够确定地知道任何事物。当然,问题是人们想知道哲学的怀疑论者是从哪里获得这一信息的。如果他们的立场明确地否定了知识存在的可能性,那他们又是怎样得知这一结论的呢?对意见的怀疑一旦变成了某种原则,那么这种批评就是恰当的。因为它作为一项有益的提醒,告诫人们还是谨慎为好,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妥。
1701851006
1701851007
1701851008
1701851009
1701851010 ◎狄奥根尼,犬儒主义者。
1701851011
1701851012 第一位持怀疑论的哲学家是皮浪,他是爱里斯的一位公民,曾随亚历山大的军队闯荡过世界。怀疑学说并不是什么新事物,因为我们已经从前文了解到,毕达哥拉斯和爱利亚学派就怀疑过感知的可靠性;而诡辩家们也提出了相似的概念,作为他们的社会和伦理相对主义的一个基础。但其中没有一位思想家把怀疑本身当做一个中心问题。当17和18世纪的作家们提起皮浪派哲学家时,指的就是这一类怀疑论者。我们对皮浪本人的情况所知甚少,但他的信徒狄蒙似乎否认过获得演绎法根本原理的可能性。由于亚里士多德对科学论证的解释依赖于基本原理,因此这对亚里士多德追随者们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也是为什么中世纪经院派学者对皮浪哲学如此敌视的原因。而苏格拉底对假说及演绎法的论述却没有受到怀疑论者大肆攻击的影响。17世纪新学术的复兴在哲学方面脱离了亚里士多德,回归到了柏拉图那里。
1701851013
1701851014
1701851015
1701851016
1701851017 ◎设计的形式随智力标准的下降而松懈。
1701851018
1701851019 狄蒙于公元前235年去世后,怀疑主义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派也随之消失了。而在阿卡德米则相反,它被吸收成为一种怀疑论偏见,并持续了将近200年之久。这当然是对柏拉图传统的一种扭曲。的确,柏拉图的作品中有部分段落,如果断章取义的话,它们似乎主张放弃建设性思维的所有努力。现在,《巴门尼德篇》中的辩证法之谜也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但辩证法在柏拉图看来,其本身从来不是目的,辩证法只有遭到这种方式误解后,才会具有怀疑主义色彩。另外,在一个越来越迷信的时代,怀疑论者的确起到了积极的揭露作用。不过出于同样的原因,他们也可能决定去参与某些迷信仪式,但内心却无动于衷。正因为有了这种完全消极的观点,怀疑主义作为一种体系,才容易在其信徒中产生一代不成熟的嘲弄者,与其说他们正确,倒不如说他们脑瓜子转得快。
1701851020
1701851021 到了公元前1世纪,怀疑主义再次成了一种独立的传统。2世纪的讽刺作家鲁西安和塞克斯托·恩皮里库斯属于后期怀疑主义学派,他们的作品至今仍然保存着,但时代的趋势最终要求一种更加明确和激励人心的信仰体系,教条主义观点的发展,逐渐使怀疑论哲学黯然失色。如果把希腊化时代的哲学思辨与伟大的雅典传统及其先驱们相比较,我们就能更强烈地感受到颓废时代的萎靡不振。古代思想家们把哲学研究视为一种冒险,它需要开拓者的敏锐和勇气。尽管后来的哲学也可以说凭借的是勇气,但它是放弃与忍耐的勇气,完全不是探险家一往无前的英勇。在旧的社会框架已遭到瓦解的时代,人们追求的是和平,如果他们连这点根本需要都得不到保障的话,那他们就只能养成这样的德行,就是对无法避开的种种苦难逆来顺受。这一点在伊壁鸠鲁哲学学派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1701851022
[ 上一页 ]  [ :1.70185097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