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859987e+09
1701859987
1701859988 (第65页)
1701859989
1701859990 这个死者生活在他的墓穴中。他在自己的小屋里生活,多么寂然而出神,竟至于玩耍着他的蛇。蛇们伤害不了他。蛇们并没有被扼杀,但它们的凶恶已经被改变了。与此相反,《被诅咒者》一诗(第120页)却说:
1701859991
1701859992 一窝猩红色的蛇懒散地
1701859993
1701859994 盘踞在它们被翻掘开来的窠中。
1701859995
1701859996 (参看第161,164页)
1701859997
1701859998 这个死者是狂人。这里的狂人是指一个神经病人吗?不是的。癫狂(Wahnsinn)并不意味着一个充满痴心妄想的心智。“Wahn”出自古高地德语中的wana,意思是:没有(ohne)。狂人思索着,甚至无人像他那样思索。但他总是没有其他人那样的心智(Sinn)。他有别一种心智。“Sinnan”原本意味着:旅行、追求……、选择某个方向;印欧语系中的词根sent和set意味着道路。这个孤寂者乃是狂人,因为他正在通向它方的途中。从这个它方而来,他的癫狂可以被称为“温柔的”癫狂;因为他的思索追踪着一种更寂静的东西。有一首诗干脆把异乡人当作“那人”即他人来谈论,其中唱道:
1701859999
1701860000 但那人走下僧山的石阶
1701860001
1701860002 面露蓝色的微笑,奇怪地
1701860003
1701860004 被裹入他更寂静的童年中死去;
1701860005
1701860006 这首诗的标题叫《致一个早逝者》(第135页)。孤寂者早早地死去了。因此,他是“一具柔软的尸体”(第105,146页等),被裹入那个更寂静地保藏着一切野性之烈焰的童年中。于是,这个早逝者就显现为“清冷的阴暗形象”。关于这个形象,一首题为《僧山脚下》的诗唱道(第113页):
1701860007
1701860008 清冷的阴暗形象与漫游者形影相随
1701860009
1701860010 在那骨制的小桥上,少年的雅桑特般的声音,
1701860011
1701860012 轻轻地诉说着那被遗忘的森林传说……
1701860013
1701860014 “清冷的阴暗形象”不是跟在漫游者后面。它先行于漫游者,因为少年的蓝色声音召回那被遗忘的东西,并且先行道出那被遗忘的东西。
1701860015
1701860016 这个早逝的少年是谁呢?这个少年,他的
1701860017
1701860018 ……额头静静地流血
1701860019
1701860020 古老的传说
1701860021
1701860022 和飞鸟的阴暗迹象?
1701860023
1701860024 (第97页)
1701860025
1701860026 这个在骨制小桥上的行者是谁呢?诗人这样召唤着他:
1701860027
1701860028 哦,爱利斯,你逝去已有多久。
1701860029
1701860030 爱利斯(Elis)就是被唤向没落的异乡人。爱利斯绝不是特拉克尔用来意指自己的一个形象。爱利斯与这位诗人是有本质性区别的,犹如思想家尼采与查拉图斯特拉这个形象之间的区别。但这两个形象有一点是一致的,即它们的本质和漫游都始于没落。爱利斯的没落进入古老的早先(die Frühe),这个早先比已经衰老的腐朽种类要更古老,之所以更古老,是因为它更能深思熟虑;而之所以更能深思熟虑,是因为它更寂静;之所以更寂静,是因为它更能镇静自身。
1701860031
1701860032 在少年爱利斯的形象中,少年并不是与少女相对立的。少年是更寂静的童年的表现。这个童年在自身中庇护和储存着种类的柔和的二重性(Zwiefalt),即少男和“金色的少女形象”(第179页)的二重性。
1701860033
1701860034 爱利斯不是一个在衰亡者后期腐朽的死者。爱利斯是一个在早先中失却本质的死者。这个异乡人先行把人之本质展开到那个最初开端中,即尚未被孕育(古高地德语的giberan)的东西的最初开端。在终有一死者的本质中那个更宁静、因而更有镇静作用的未受孕育者,诗人称之为未出生者。
1701860035
1701860036 这个早逝的异乡人就是未出生者。“未出生者”与“异乡者”这两个名称说的是同一个东西。在《晴朗的春天》一诗中有这样一个诗句(第26页):
[ 上一页 ]  [ :1.70185998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