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867536
叶卡捷琳娜大帝值得赞扬的一点是,她非常愿意与狄德罗讨论这些想法。狄德罗留下来的一系列谈话报告显示,他在与女皇的谈话中讨论了很多话题,包括宗教与皇权的关系,精英体制对俄国的重要性,犹太人在俄国的处境,革命的缘由,暴政的定义,公立学校的重要性,司法系统,以及奢侈享受、离婚、大学和科学学院等。在这些专题讨论中,狄德罗无一例外地暗藏了相应的建议。他鼓励叶卡捷琳娜大帝强制俄国的学校利用仿真蜡制模型向年轻女孩教授性知识,就像他为安热莉克所做的一样。更大胆的是,他为了向女皇证明将首都搬回莫斯科的必要性,引用了一长串政治和军事理由。他略带嘲讽地说,将“首都安排在国家的尾端”完全没有道理,这就像让“一个动物的心脏长在指尖,或者是让胃长在大脚趾上”。[62]
1701867537
1701867538
或许最直接、最激进地表达了狄德罗观点的文章是他对“奢侈”这个问题的思考。与他在《拉摩的侄儿》中所写的一样,他在该文中抨击了一个把金子当成唯一的、真正的“上帝”的世界,并大胆地将自己封为“狄德罗国王”,为了解决国家中与法国相似的失误。首先,这位哲人王颁布命令,说他必须将宗教教派世俗化,将神职人员的财产国有化,而这实际上预言了十五年后法国大革命期间政府施行的法令。为了募集资金、偿还国家贷款,他又提出出售国家的土地和财产,大量减少马厩、猎场、津贴、无用的旅行、外交使臣和涉外领馆。[63](不要忘了,狄德罗很可能是将这些对奢侈和皇家仪式的控诉大声朗读给世界上最有权力的女人的,而他们当时正舒服地坐在小埃尔米塔日宫中,被世界上最昂贵的珍宝包围。)
1701867539
1701867540
到了12月,狄德罗已经向女皇提供了十几篇这样的前瞻性报告。然而,他也开始意识到,叶卡捷琳娜大帝并没有把他说的话听到心里去。根据一个流传于18世纪80年代的记述,狄德罗有一天打断了谈话,对一向聚精会神的女皇发问说,为什么他的建议都没有得到实施。女皇的回答清楚地指明了狄德罗的管辖权从哪儿开始,在哪儿结束。
1701867541
1701867542
狄德罗先生,听着这些从你才华横溢的头脑中不断流淌出来的灵感,令我不胜欢欣。但是,我很了解你们这些了不起的哲学家,你们都是纸上谈兵。在你的改革计划中,你忘记了我们扮演的角色的区别。你的工作限于理论,所以能够赞同一切,对你的想象力或者写作来说,一切都是顺畅的,可变通的,不构成任何障碍;而对我这个可怜的女皇来说,我面对的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他们则比理论更麻烦、更棘手。[64]
1701867543
1701867544
在这个决定性时刻到来之前,狄德罗或许至少感受到过一个表明叶卡捷琳娜大帝并不可能轻易改变国策的信号。11月,法国驻圣彼得堡大使迫使狄德罗利用自己对女皇的所谓影响力向她提议,要求俄国与奥斯曼土耳其签署停战和约,当时两国交战已经五年了。叶卡捷琳娜大帝立刻对狄德罗竟敢僭越其正常的“领域”——哲人的领域——而感到不悦,并将法国大使馆提出的条约扔进了火中以表明自己的态度。[65]
1701867545
1701867546
尽管狄德罗在1774年的头两个月中仍然继续为叶卡捷琳娜大帝写作谈话用的论文,但他也逐渐陷入了一种萎靡气馁的状态。到了这一年2月,他的通信量(这经常表明了他的情绪)几乎为零。幻想破灭当然部分源于他认识到自己想要将俄国改变为启蒙运动灯塔的希望注定要失败。但他还有另外的忧虑。欧洲大陆的另一位所谓的开明君主,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有意让狄德罗在圣彼得堡的最后几个月过得糟糕透顶,就好像是有意要将他从这座都城赶走一样。
1701867547
1701867548
腓特烈和回家的路
1701867549
1701867550
早在叶卡捷琳娜大帝成为哲人团体最受欢迎的人之前,腓特烈就已经将自己塑造成了当时最伟大的开明君主。他是18世纪哲学的爱好者,一位才华颇高的音乐家,同时也是言论自由和宗教宽容的坚定信仰者,这位实行自上而下的独裁统治的军阀君主视自己为一位公共知识分子,创作、发表了很多作品,其中包括一部于1746年出版的很有影响力的近代史。但腓特烈在法国哲人群体中的盛名最吸引人的部分并非其作品,而是他经常为受迫害的哲人提供避难所。当包括伏尔泰、普拉德神父、拉·梅特里和爱尔维修在内的哲人被迫流亡时,这位普鲁士君主立刻向他们敞开了柏林王宫的大门。[66]
1701867551
1701867552
虽然腓特烈非常慷慨,但与他的大多数朋友相比,狄德罗一直以来都对这位普鲁士统治者更加心存警惕和怀疑。1770年,狄德罗“一劳永逸”地惹恼了这位表面上开明的专制统治者。当年,腓特烈发表了一篇文章,在其中尖刻地批评了霍尔巴赫的《论偏见》。狄德罗应该是于1769年在霍尔巴赫的格朗瓦尔庄园时为这本书贡献了一些想法,在书中呼吁社会平等、宗教宽容和思想自由。[67]同样重要的是,这本书并没有通过向欧洲大陆的开明君主喊话的方式来倡导政治改革,而是直接向人民讲话。这一点,外加其他问题,激起腓特烈写了一篇措辞严苛、充满鄙夷、长达七页的驳斥文章。在这篇名为《对〈论偏见〉的审视》的文章发表后,狄德罗创作了一篇(没有发表的)回应文章,他在其中听起来不像狄德罗,更像是丹敦[68]:“我已经没有耐心忍受被一个出身高贵的讨厌鬼侮辱了,因为他是他那个族类最后的一代——我则是我这类人的先驱。”[69]
1701867553
1701867554
三年后,腓特烈邀请狄德罗在去圣彼得堡的路上在柏林停留几日,而狄德罗得意地回绝了他。这位普鲁士君主本来确信这位哲人一定会前来觐见,以表敬意,所以对此十分恼怒,于是很快以牙还牙,为1773年12月出版的一期《文学新闻》写了一篇评论,在该文中猛烈抨击了狄德罗的文学事业。[70]
1701867555
1701867556
这篇缺乏气度的尖刻评论一经发表,腓特烈就将其印制了多份,发往圣彼得堡,狄德罗当时已经与叶卡捷琳娜大帝连续会面了几个月。这篇文章不出所料地获得了俄国廷臣的热烈追捧,这些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憎恨狄德罗,因为他的无神思想,因为他自然的简朴风格,最关键的是因为他与女皇特殊的关系。[71]
1701867557
1701867558
随着圣彼得堡的氛围愈发冷峻,狄德罗开始计划回家的旅程。尽管他的幻想不断破碎,思乡之情也日渐浓重,但他仍然因为要离开叶卡捷琳娜大帝这位他在无数场合描述为灵魂如“恺撒一样,又拥有克莉奥帕特拉全部魅力”的统治者而感到忧伤。[72]同样,叶卡捷琳娜大帝也对这位日渐衰老的哲人产生了依恋,甚至在狄德罗离开时“禁止当面道别”,可能是为了避免当场落泪。
1701867559
1701867560
不过,在与叶卡捷琳娜大帝的最后几次会面中,狄德罗还是向女皇提出了三个请求:确保他能够安全回到法国,一位能够陪他到达海牙的旅伴,以及已经成为他的好朋友的女皇确实“使用过”的一个“小玩意儿”或者小纪念品。叶卡捷琳娜大帝答应了这些请求,还额外加了几个。除了支付狄德罗回程所需的一切花销,她还给了这位哲人三千卢布这笔可观的旅费。[73]她又安排人改造了一驾全新的英国马车,在里面安装了一张床架和一个床垫,这样狄德罗就可以在旅程中躺倒睡觉了。她最后一个象征性表示在3月4日星期五,狄德罗离开彼得堡前一天,发生在宫廷中的众人眼前。当时叶卡捷琳娜大帝站起身来,在一众宫廷贵族面前讲话,当着他们的面摘下了自己的一枚戒指,然后唤内侍上前。接着,她小心地将戒指交到内侍手中,同时对在场的人宣布:狄德罗先生“想要一个小玩意儿,这就是。他希望是我用过的东西,你告诉他,这是我戴过的”。那一天晚些时候,这位内侍将这枚浮雕戒指交到了这位正准备启程的哲人手中。狄德罗将戒指捏在指间,发现浮雕上雕的正是女皇的头像。据范德尔夫人回忆,父亲在余生中无比珍视这件礼物。这个戒指远超过了礼物的意义。它象征着统治者和哲人之间强烈的,而且无疑是复杂的关系。
1701867561
1701867562
[1] Robert K. Massie,Catherine the Great:Portrait of a Woman(New York:Random House,2012),7.
1701867563
1701867564
[2] Robert K. Massie,Catherine the Great:Portrait of a Woman(New York:Random House,2012),7.
1701867565
1701867566
[3] 这三位剧作家合称为法国古典主义戏剧三大师。
1701867567
1701867568
[4] Robert K. Massie,Catherine the Great:Portrait of a Woman(New York:Random House,2012),7.
1701867569
1701867570
[5] Catherine the Great,The Memoires of Catherine the Great,trans. Mark Cruse and Hilde Hoogenboom(New York:Modern Library,2006),xxvi.
1701867571
1701867572
[6] Catherine the Great,The Memoires of Catherine the Great,trans. Mark Cruse and Hilde Hoogenboom(New York:Modern Library,2006),xxx.
1701867573
1701867574
[7] Stenger,Diderot,306.
1701867575
1701867576
[8] See Inna Gorbatov,Catherine the Great and the French Philosophers of the Enlightenment:Montesquieu,Voltaire,Rousseau,Diderot,and Grimm(Bethesda,MD:Academic Press,2006),77.
1701867577
1701867578
[9] Catherine the Great,The Memoirs of Catherine the Great,xxvi.
1701867579
1701867580
[10] Cited in Corr.,7:354.
1701867581
1701867582
[11] Cited in Corr.,7:355.
1701867583
1701867584
[12] Cited in Corr.,7:101.
1701867585
[
上一页 ]
[ :1.70186753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