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875704
1701875705
在今天这个物湮灭、词语荒疏的科学时代里,人类已经被“连根拔起”了。被“连根拔起”的人类扩张着对物的掠夺和对语言的滥用,离弃了源始的“根基”,本真的“家”。而这个“根基”就是大地。这个“家”就是语言——大地的无声的无边无际的寂静之歌。
1701875706
1701875707
(1) 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德文版,弗林根,1978年,第213页。
1701875708
1701875709
(2) 参看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德文版,图宾根,1986年,第15页。
1701875710
1701875711
(3) 参看海德格尔:《物的追问:康德先验规律的学说》,德文版,图宾根,1962年。
1701875712
1701875713
(4) 海德格尔:《林中路》,德文版,美茵法兰克福,1980年,第15页。
1701875714
1701875715
(5) 海德格尔:“物”,载《演讲与论文集》,德文版,弗林根,1978年,第168页。
1701875716
1701875717
(6) 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德文版,弗林根,1978年,第161页。
1701875718
1701875719
(7) 在这里,海德格尔还是在做他拿手的“词语游戏”:“群山”(Berge)聚集而为“山脉”(Gebirge),同理,“馈赠”(schenken)出来的“赠品”(Geschenk)也是一种“聚集”。显然,海德格尔在此意在强调壶这个“物”的聚集作用。
1701875720
1701875721
(8) 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德文版,弗林根,1978年,第165页。
1701875722
1701875723
(9) 此处“四重整体”(Geviert)也可译为“四方体”,指天、地、神、人“四方”(Vier)的聚集。
1701875724
1701875725
(10) 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德文版,弗林根,1978年,第166页。
1701875726
1701875727
(11) 海德格尔:《传承之语言与技术之语言》,德文版,艾克,1989年,第7–8页。
1701875728
1701875729
(12) 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德文版,弗林根,1978年,第175页;参看魏尔纳·马克斯:《海德格尔与传统》,德文版,斯图加特,1961年,第201页。
1701875730
1701875731
(13) 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德文版,弗林根,1978年,第170页。
1701875732
1701875733
(14) 海德格尔这里的说法对其前期的“无”论仍有明显的继承,但前期关于此在凭借“畏”的情态而入于“无”的境界的看法,在此已经被转换了。
1701875734
1701875735
(15) 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德文版,弗林根,1978年,第172页。
1701875736
1701875737
(16) 伽达默尔:《全集》第二卷,德文版,图宾根,1986年,第362页。伽达默尔的回忆有所偏失,他所指讲座应为海德格尔1919年战时学期讲座《哲学观念与世界观问题》,现被收入《论哲学的规定》,《全集》第56/57卷,美茵法兰克福,1987年。该书第73页上有“es weltet”之说。
1701875738
1701875739
(17) 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德文版,弗林根,1978年,第171页。
1701875740
1701875741
(18) M. 默里:“美国现代艺术哲学的新潮流”,载《现代外国哲学》,第9辑,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6页。
1701875742
1701875743
(19) 引自海德格尔:“语言”,载《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德文版,弗林根1986年,第17页。
1701875744
1701875745
(20) 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德文版,弗林根1986年,第22页。
1701875746
1701875747
(21) 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德文版,弗林根1986年,第24页。
1701875748
1701875749
(22) 海德格尔:“从一次关于语言的对话而来”,载《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德文版,弗林根,1986年,第122页。
1701875750
1701875751
(23) 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德文版,弗林根,1986年,第127页。
1701875752
1701875753
(24) 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德文版,弗林根,1986年,第27页。
[
上一页 ]
[ :1.70187570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