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884204e+09
1701884204
1701884205 [17]见28b1—4,28b15—29a10。
1701884206
1701884207 [18]见26a30—36。
1701884208
1701884209 [19]见62a28以下。
1701884210
1701884211 [20]见61b39。
1701884212
1701884213 [21]见63b33。
1701884214
1701884215 [22]见《论题篇》,第八卷,【1】。
1701884216
1701884217 [23]见《前分析篇》,第二卷,【2】—【4】。
1701884218
1701884219 [24]见64b31—38。
1701884220
1701884221 [25]见《辩谬篇》,167b21以下。
1701884222
1701884223 [26]见53b11—25。
1701884224
1701884225 [27]见柏拉图:《曼诺篇》,81。
1701884226
1701884227 [28]见66b20—30。
1701884228
1701884229 [29]见68a21—25。
1701884230
1701884231 [30]enstasis。
1701884232
1701884233 [31]见28a7。
1701884234
1701884235 [32]eikos,semeion。
1701884236
1701884237
1701884238
1701884239
1701884240 亚里士多德全集(典藏本) [:1701882385]
1701884241 亚里士多德全集(典藏本) 四、后分析篇
1701884242
1701884243 余纪元 译
1701884244
1701884245 *Analutika hustera 据《洛布古典丛书》希腊本文。
1701884246
1701884247 亚里士多德全集(典藏本) [:1701882386]
1701884248 第一卷
1701884249
1701884250 【1】一切通过理智的教育和学习都依靠原先已有的知识而进行。只要考虑一下各种情况,这一点便显得十分清楚。数学知识以及其他各种技术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各种推理,无论是三段论的还是归纳的,也是如此。它们都运用已获得的知识进行教育。三段论假定了前提,仿佛听众已经理解了似的。归纳推理则根据每个具体事物的明显性质证明普遍。修辞学家说服人的方法也与此相同:他们要么运用例证(这是一种归纳),要么运用推证(这是一种推理)。
1701884251
1701884252 在两种情况下,必定要求原先就具有知识。有时必须首先假定事实,有时必须理解所使用的术语是什么意思,有时两者都是必需的。例如,我们必须了解,某个陈述要么其肯定是真实的,要么其否定是真实的;必须知道,“三角形”这一术语的含义;至于“单位”,我们必须既搞清它的含义,也确定它是存在的。这些东西并不是同样明显地显示给我们的。对一个事物的认识既需要原先已具有的知识,同时也需要在认识中所获得的知识。譬如说,对归属于我们已知的某种普遍的特殊事物的认识。已知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两直角,但这个半圆中的图形,我们只有在把特殊与普遍联系起来时,才认识到它的内角和等于两直角(对某些事物,譬如对不能述说主体的具体存在物而言,学习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的,即端词不能通过中词而得到认识)。在还没有完成归纳过程或推出结论时,我们或许可以说,在一种意义上,这一事实已被了解,而在另一种意义上则没有。因为如果我们还没有确定地知道它是否存在,那我们怎么能确定地了解到这个图形的内角之和等于两个直角呢?很显然,我们对这一事实的理解并不是纯粹的,而是在我们理解了一个普遍原则的意义上而言的。
1701884253
[ 上一页 ]  [ :1.70188420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