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919198e+09
1701919198 伊克巴尔在诗歌和宗教哲学著作中提出了理想社会的蓝图,他宣称,新的世界秩序应该接受伊斯兰教一神论的指导,应当建筑在由“个体自我”发展到“集体自我”的基础之上,在理想的社会里,民族、种姓、社会等藩篱都将被取消,私有制度将被消灭,“人的社会地位不取决于他的族籍、皮肤的颜色、股息,而取决于生活方式。在那里,贫民将征富人的税,人类社会不是建立在吃饱肚子的平等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灵魂的平等基础之上;在那里,娶国王女儿为妻是通常的事情;在那里,有产者是监护人,而资本家的积累不能超过管理生产者所必需的财富程度”(45)。“在这个社会里的政府最好方式是民主,它的理想是让人们发展他们各种可能的天性,并允许他们获得足于能够实践的自由。伊斯兰的哈里发(君主)不是一个不犯错误的人,他像其他的穆斯林一样,要服从同一的法律,君主由人民选举,如果违法,则由人民加以罢免。”(46)伊克巴尔认为达到上述理想社会的道路,主要是改变人的思想意识而不是改变人所生存的物质环境。他写道:“想改变不顺利环境的人,就应当力求完善地改造自己内部的存在。人们自己如果不在这方面表现出主动性……真主是不会改变其地位的……人们为一定的理念所指导。”(47)
1701919199
1701919200 在伊克巴尔的理想社会蓝图里,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现存生产关系种种矛盾:股息寄生、种姓、种族歧视、阶级压迫等现象的揭露,但是由于他的阶级局限性,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以及解决它们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因此,只是一种良好的主观愿望。在他的方案里,我们也可以追溯某些东方宗法思想的痕迹。他把理想的社会建立在一神论的基础上,这是对伊斯兰教过去光荣时代的回忆,要求通过人的“自我净化”以摆脱现实的苦难,则是印度教的古老说教。但是在他的蓝图里,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是资产阶级的愿望:把未来社会安置在“自我”即个人主义的基础之上,要求有产者充当无产者的保护人等。这就是伊克巴尔所寻求摆脱人民苦难的方法和途径,希望建立的公正良好的社会秩序。
1701919201
1701919202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伊克巴尔的“自我”哲学就其整体来说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体系,但在他的这个体系中也包含着某些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因素,伊克巴尔并不怀疑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和外界经验的作用,他把这些对立的思想吸收在他的哲学体系之中,其目的是要调和科学与宗教、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他的哲学思想中的矛盾反映出了巴基斯坦民族资产阶级的性格以及他们所处的复杂历史地位。
1701919203
1701919204 伊克巴尔社会政治思想中的积极方面在于他反封建、反帝国主义、爱祖国、爱人民、爱自由、珍重世界友谊的思想。他对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视,对于中国人民的关切,获得了我们的尊敬。
1701919205
1701919206 (1)转引自林承节著:《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236页。
1701919207
1701919208 (2)赛义德·何赫默德·汗:转引自达尔(Bashir Ahmad Dar)所著《赛义德的宗教思想》,巴基斯坦伊斯兰文化学院出版,1957年,第151页。
1701919209
1701919210 (3)同上书,第152页。
1701919211
1701919212 (4)赛义德·阿赫默德·汗:《讲演集》(Khutabat),第182~186页。摩西是希伯来的大预言者和立法者。
1701919213
1701919214 (5)赛义德·阿赫默德·汗:载《情操与道德醇化》第1卷,第336页。转引自《赛义德宗教思想》,第156页。
1701919215
1701919216 (6)赛义德·阿赫默德·汗:《古兰经注释》(Quran-Tafsir)第3卷,第11~12页。
1701919217
1701919218 (7)上书第3卷,第16~17页。
1701919219
1701919220 (8)赛义德·阿赫默德·汗:转引自《赛义德宗教思想》,第205页。
1701919221
1701919222 (9)赛义德·阿赫默德·汗:《古兰经注释》第1卷,第49页。
1701919223
1701919224 (10)赛义德·阿赫默德·汗:《古兰经注释》第1卷,第234~240页。
1701919225
1701919226 (11)赛义德·阿赫默德·汗:《在麦齐莫的演讲》,1900年,第276~298页。转引自《赛义德宗教思想》,第139页。
1701919227
1701919228 (12)赛义德·阿赫默德·汗:《印度叛乱的原因》,转引自苏联弗·尤洛维支著《赛义德·阿赫默德·汗》,该文译载于印度出版的《今日印度》杂志,1956年6月号。
1701919229
1701919230 (13)赛义德·阿赫默德·汗:《印度叛乱的原因》。
1701919231
1701919232 (14)赛义德·阿赫默德·汗:《论道德诸事》(“Akhari Madamin”),转引自(《印度传统史料》,第746~747页。
1701919233
1701919234 (15)《列宁选集》第2卷,第448页。
1701919235
1701919236 (16)转引自W.C.史密斯:《印度的现代伊斯兰教》,1948年伦敦英文版,第120页。
1701919237
1701919238 (17)伊克巴尔:《伊斯兰宗教思想的重建》,1977年拉合尔英文版,第62页。
1701919239
1701919240 (18)伊克巴尔:《伊斯兰宗教思想的重建》,第185页。
1701919241
1701919242 (19)《自我的秘密》,1977年,拉合尔英文版,第16~19页。
1701919243
1701919244 (20)《无我的秘密》,1940年,拉合尔英文版,第61页。
1701919245
1701919246 (21)转引自W.C.史密斯:《印度的现代伊斯兰教》,第121页。
1701919247
[ 上一页 ]  [ :1.70191919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