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953376e+09
1701953376 席书当年在京城时就知道王阳明,也知道他和湛若水一帮人天天切磋学问,撺掇着怎么成圣。感觉这帮人弄不好哪天就集体羽化登仙了,因此始终和他们保持着距离。
1701953377
1701953378 而且他听说王阳明一直对官方立为取材标准的朱子之学颇有微词,怕请他讲学会带坏小朋友。
1701953379
1701953380 可不请王阳明后果更严重,与其让小朋友被当地的小混混带坏,不如让王阳明带坏,至少还能做一个有文化的流氓。
1701953381
1701953382 于是,席书带着疑虑和希望,来到了龙场,见到了王阳明。
1701953383
1701953384 二人当年在京城时也是同僚,虽说只是见面打招呼的那种,但在这里相遇,还是倍感欷歔。
1701953385
1701953386 稍事寒暄,席书就直奔主题,请教朱陆异同。
1701953387
1701953388 席书知道王阳明推崇陆九渊,排斥朱熹,这么问说明他还是懂一些的。
1701953389
1701953390 他望着王阳明,等待他的黄钟大吕,侃侃而谈。
1701953391
1701953392 谁知王阳明只有一句话:
1701953393
1701953394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必外求。
1701953395
1701953396 席书目瞪口呆:圣人可以不学自成?
1701953397
1701953398 邱如白“爱”上梅兰芳还有一个过程呢,席书一时半会又如何领悟王阳明早已思索了三十年的问题?
1701953399
1701953400 于是,似是而非的他回去消化、反思。
1701953401
1701953402 第二天再来,王阳明举了禹和稷的事例,席书又带着感悟和迷惘回去琢磨。
1701953403
1701953404 如此往复四五次,席书终于豁然通达,成为阳明悟道之后第一个受教之人。
1701953405
1701953406 对阳明五体投地的席书从此成了“祥林嫂”,逢人便激动地说:“圣人之道,重见于今!”
1701953407
1701953408 回到贵阳,席书和毛应奎一道,建立了贵阳书院,广择学子,延请阳明设席讲学。
1701953409
1701953410 王阳明的时代到了。
1701953411
1701953412 当年阳明在京城讲学,风头完全被李梦阳那一帮文艺青年盖过,门可罗雀。而此刻,自己却在贵阳重放异彩。
1701953413
1701953414 人生真是福祸相依,如果不是上疏营救戴铣,便不会贬谪贵州,不贬谪贵州,便不会在这贵阳书院讲学,更不可能悟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千古妙得。
1701953415
1701953416 文章憎命达,想赢得多必须先学会怎么输。
1701953417
1701953418 如果要撰写一篇获奖感言,便是感谢刘瑾,你打了我三十廷杖;感谢吏部文选司的同僚,你们废寝忘食,群策群力为我挑了龙场这块蛮荒之地。没有你们,我不可能悟道。
1701953419
1701953420 谁毁了王阳明的孤单,谁就毁了王阳明。
1701953421
1701953422 当然,最应该感谢的还是席书,他的知遇之恩成就了王阳明。
1701953423
1701953424 不要被历史故事所欺骗,伯乐相马这样的美谈之所以能流传下来正是因为它极其少见,事实的真相只有一个—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701953425
[ 上一页 ]  [ :1.70195337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