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956701e+09
1701956701 一位士兵深情地对记者说(画面切到现场):“我们久离故土,思乡心切,今天受到南昌居民的感染,大家都要求返乡尽孝。”
1701956702
1701956703 京军纷纷思归,许泰抗不住压力,跟张忠商量了一下,觉得再这么耗下去也捞不到什么好处,索性敲一笔就走。
1701956704
1701956705 二人来到巡抚衙门,开门见山,质问王阳明:“朱宸濠富甲一方,那么多财物都到哪去了?”
1701956706
1701956707 是,朱宸濠是有很多钱,但是他攒钱是为了造反,招兵买马不要钱吗?笼络人心不要钱吗?
1701956708
1701956709 朱宸濠的造反经费是被王阳明缴获了一些,问题是缴获的这些零头还不够给底下的军官和士兵发饷,要知道他起兵平叛根本就没拿朝廷一文钱!
1701956710
1701956711 当然,跟许泰和张忠摆事实讲道理是白费口舌。因此,王阳明换了一种说法,一种让对方无从狡辩无法否认的说法。
1701956712
1701956713 首先,他肯定了对方的判断:不错,朱宸濠的确有钱,而且不是一般的有钱,是有钱得令人发指。现在的问题是,这些钱都去哪了?砸进股市套牢了?被金融衍生品掏空了?都不是,而是奉献给了这个古老民族最为悠久、最为伟大的事业—感情投资。
1701956714
1701956715 话说朱宸濠也不容易,历来的统治阶级无不是体制内给黄金、体制外给信心,只有朱宸濠不分内外,勇于砸钱,四处投资,不计回报。像许泰和张忠这样炙手可热的权势人物更是直接把宁府当成了自个儿家的ATM机,只取不存。
1701956716
1701956717 因此,王阳明愁眉紧锁,故作沉重道:“二位在皇上身边当差,一向清廉自守,不知这其中的复杂局面。朱宸濠的钱大部分都到了京中那些权贵手上,本院一直想查,却是势单力薄,有心无力。不如二位和我一起上书,请求皇上彻查此事,也好向天下人有个交代。”
1701956718
1701956719 许张二人心里有鬼,自然不会同他上书,被阳明一席绵里藏针的话噎了个哑口无言,只得悻悻而归。
1701956720
1701956721 不过不要紧,许泰的人生信条是“该忍时忍,不能气短;该狠时狠,不能手软”,很快他就找到了反击的机会。
1701956722
1701956723
1701956724
1701956725
1701956726
1701956727
1701956728 明朝一哥王阳明 [:1701950847]
1701956729 明朝一哥王阳明 文韬武略
1701956730
1701956731 这天,王阳明收到一封署名许泰的信。信中,许泰先是回顾了京军几个月来给南昌官民带来的不便,对此他深表歉意。现在京军就要离开了,他准备在城外的教场举行一次阅兵仪式,欢迎届时莅临指导。
1701956732
1701956733 王阳明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却又不能不去,只得复书照允。
1701956734
1701956735 第二天一早,阳明带着江西的地方官先往教场候着,过了半天才见许泰和张忠领着京军策马而来。
1701956736
1701956737 阳明鞠躬相迎,许张下马答礼。三人踱至观台,分了宾主,依次坐下。
1701956738
1701956739 许泰高声道:“值此天高气爽,草软马肥,正是试演骑射的大好时机。王都堂虽是文人,却也用兵如神,听说年轻时还在居庸关外射杀过胡人,其武艺精湛,可见一斑。许某戎马一生,不会做诗,只晓骑射。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会,斗胆要跟都堂比试比试,也让大伙开开眼,还望万勿推辞。”
1701956740
1701956741 言毕,不容阳明多想,径自下台,命人竖起箭靶,弯弓搭箭,屏气凝神,但闻嗖嗖声响,弓开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坠地,三箭已从上到下,在箭靶上排成一个竖列,彼此相距不过一寸。
1701956742
1701956743 京军欢声雷动,纷纷叫好,许泰洋洋自得,回到看台,向阳明投去不可一世的目光。
1701956744
1701956745 射箭对王阳明来说原不是问题,只因他久染肺疾,身体不好,又常年熬夜读书,视力下降,自是不能跟许泰这样的职业军人相比。
1701956746
1701956747 不过,男儿到死心如铁,越是这种场合越是不能退却,越是无路可退。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区别—担当。
1701956748
1701956749 阳明呵呵一笑,接过旁人递来的弓箭,道:“将军弓马娴熟,真乃李广、纪昌再世。本院不才,却也不能拂了京军兄弟们的兴致,只好班门弄斧,献丑了!”
1701956750
[ 上一页 ]  [ :1.70195670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