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957254e+09
1701957254 乱到极点时,老庄成显学。
1701957255
1701957256 然而,中华民族之所以延绵至今,一路跌跌撞撞走来而没有像其他文明一样消亡,靠的不是老庄,是挺身而出、敢为天下先的担当之人。
1701957257
1701957258 如果都已经绝望,那就从绝望中寻找希望。
1701957259
1701957260
1701957261
1701957262
1701957263
1701957264
1701957265 明朝一哥王阳明 [:1701950853]
1701957266 明朝一哥王阳明 孟子很愤青,荀子太理智
1701957267
1701957268 孟子出现了。
1701957269
1701957270 孟子虽然上承孔子,却丝毫没有孔子的谦虚随和,反而跟墨子很像,都是大愤青。
1701957271
1701957272 而且,孟子吸收了很多墨家思想,行侠仗义,反战爱民,虽仍把希望寄托于统治阶级,但远比孔子民粹。
1701957273
1701957274 不过,学费不是白交的,亚圣不是白叫的,说到底他还是个儒家。
1701957275
1701957276 对比一下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和墨子的“视人之身若视己身”,“以及”和“若”还是有区别的吧?
1701957277
1701957278 一个泛及,一个恒等,仁爱和兼爱的区别立见。
1701957279
1701957280 孟子比孔子深刻的地方就在于,他受老子启发,开始认识到构建世界观的重要性,营造了一套由内而外的哲学体系。
1701957281
1701957282 孔子、孟子和荀子三者的共同点在于肯定礼乐制度,不同之处在于孔子不爱谈人性,只提过一句“性相近矣,习相远也”。习就是让你合于礼,合于礼的性就是好的,至于人性究竟怎样,到底还是没讲。
1701957283
1701957284 没讲的后果就是仁爱理论站不住脚,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你说孝悌人人都有,无须解释,那你给我解释一下俄狄浦斯王的杀父娶母,你给我解释一下《资治通鉴》上那么多兄弟阋墙父子反目的事实。
1701957285
1701957286 不用后人叫板,墨子和老庄早就把儒家驳了个体无完肤,孟子要想重拾人心重整旗鼓,压倒彼时已经风靡天下的墨老,就不得不比他们更精深更缜密。
1701957287
1701957288 于是,性善论新鲜出炉。
1701957289
1701957290 首先,孟子否定了老子的“道”至高无上论,肯定了“天”还是老大。
1701957291
1701957292 但“道”这个概念被保留了下来,剥去了其作为宇宙最高原理的含义,被后世儒者广泛使用,比如“天道”“人道”。
1701957293
1701957294 并且,孟子的“天”已不同于孔子墨子口中的A天(天命),而是C天(义理之天),此天才是宇宙的最高原理。
1701957295
1701957296 由于人食五谷杂粮,吃了自然界的又还给自然界,终属大自然的一员,因此,天人相通。
1701957297
1701957298 这是个创造性的概念。孟子认为,人的心性与天相通,天理人性,一以贯之,又因为天是善的,所以人性中也有为善的因子。
1701957299
1701957300 孟子的天与性之关系同老子的道与德之关系相同。
1701957301
1701957302 恻隐之心是仁(同情心),羞恶之心是义(羞耻感),辞让之心是礼(谦让的品质),是非之心是智(辨别是非的能力)。有了这四个因子,若能扩而充之,则可为圣人。
1701957303
[ 上一页 ]  [ :1.70195725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