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961022
1701961023
恭承民命。
1701961024
1701961025
“短长之命”指帝王掌生杀之权,可以控制人民的生命和寿夭。第四句里的“民命”也是指人民的生命。其余都指国王的命令。
1701961026
1701961027
《盘庚》篇出现十次的“德”字有二三例似指物资给与和积累等德惠之意。为谨慎计,把“德”字十例列于本文底注以备古文字专家参考[20]。笔者所能肯定的只是《盘庚》十见之“德”几乎完全不同于《周诰》中“严德”、“明德”那种需要个人修养的道德观念与行为[21]。
1701961028
1701961029
此外,很重要的是《盘庚》全篇之中处处反映国王对“民”生活及意愿的关切。今本全篇开头就说“重我民”。全篇中盘庚反复劝喻人民迁都都是为了谋求他们长期的生活安定。诸例之一是以下的训话,值得读者深思:
1701961030
1701961031
予告汝于难,若射之有志(鹄的),汝无侮老成人,无弱孤有幼。各长于厥居,勉出乃力,听予一人之作猷。无有远迩,用罪伐厥死,用德彰厥善。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
1701961032
1701961033
前几句几乎可与《康诰》中“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比拟,后几句充分反映盘庚是勤于民政,勇于承当责任的国王;较现存伪《泰誓》篇中“百姓有过,在予一人”的精神有过而无不及。
1701961034
1701961035
坚信殷商为神权国家奴隶社会的学人们对《盘庚》篇里极雏形“民本”思想的出现一定会极端惊讶的,但除去最原始的拜物信仰之外,任何宗教的目的都在寻求人类物质生存的保障和精神生活的安慰;任何至高神祇都与人间信徒有必然的相互关系。维持人民生活最低的需要和安定既是死后宾天生为人王的神圣责任,又是他保证国祚久长的必要考虑。《盘庚》篇中雏形的而在《周诰》中较成熟的“保民”思想是有其内在逻辑的。
1701961036
1701961037
《史记·殷本纪》言盘庚迁殷之后“行汤之政,然后百姓由宁,殷道复兴,诸侯来朝,以其遵成汤之德也”。《吕氏春秋·慎大》言武王克商之后“命周公旦进殷之遗老殷之亡故,又问众之所说(悦),民之所欲。殷遗老曰,欲复盘庚之政。武王于是复盘庚之政”。近年大陆数位学人都肯定盘庚是好君主,迁殷原因之中“最可信的是时代最古的‘去奢行俭’说”[22]。可见《周诰》和《诗经·大雅》中一再歌颂文王勤政节俭的美德,是获得天命的主因,也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1701961038
1701961039
总之,天命论之完成与理性化的工作当然是周公的贡献,但天命论中有些必要的因素肯定在《盘庚》篇中已经存在。
1701961040
1701961041
(二)周公天命论中的理性与人本思想
1701961042
1701961043
周公天命论有三个组成部分:殷代享国五百年而最后坠失天命之故,周以蕞尔小邦不数世即能受命于天之故,以及对姬周权贵及国人再三警戒天命之难恃,人为努力之重要。理论的精华在第三部分。
1701961044
1701961045
关于殷代兴亡,周公对姬周权贵及殷旧贵族和遗民告诫内容皆根据当时人所熟知的史实,并无多少差异。如《酒诰》中代成王告康叔:“我闻惟曰,在昔殷先哲王,迪畏天,显小民,经德秉哲。自成汤至于帝乙……不敢自暇自逸。”如《多士》对已迁成周殷贵族及遗民的讲话:“自成汤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恤祀;亦惟天丕建,保乂有殷;殷王亦罔敢失帝,罔不配天,其泽。”至于殷之所以亡是由于晚期君主耽逸荒淫,不复勤政恤民。所以“昊天大降丧于殷……致王罚,敕殷命,终于帝”。天命于是转移到周文王、武王。
1701961046
1701961047
关于周人之所以能革殷命,周人等人无不归功于文王,因为周人从文王时期国力日臻强盛,才开始“剪商”。《周诰》诸篇对文王崇高的德行与事功有多次反复的综述,同时或稍后的《诗经·大雅》中的《文王之什》全部都是对业已配天的文王和他子孙所建的新王朝的讴颂。二者从历史和诗歌方面说明文王之所以能承受天命主要是由于他敬天、恤民、勤政、恭俭等美德。这些都是学人所熟知的,似无选征原文的必要。
1701961048
1701961049
古今中外研究天命论者无不特别注意周公及西周诗人对周人的谆谆警诫,倒有一一列举的必要:
1701961050
1701961051
天棐忱辞,其考我民。(《大诰》)
1701961052
1701961053
迪知上帝命,越天棐忱。(《大诰》)
1701961054
1701961055
惟〔天〕命不于常。(《康诰》)
1701961056
1701961057
不知天命不易,天难谌。(《君奭》)
1701961058
1701961059
天不可信。(《君奭》)
1701961060
1701961061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大雅·文王》)
1701961062
1701961063
宜鉴于殷,骏命不易。(《大雅·文王》)
1701961064
1701961065
命之不易,无遏尔躬。(《大雅·文王》)
1701961066
1701961067
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大雅·大明》)
1701961068
1701961069
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大雅·荡》)
1701961070
1701961071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周颂·敬之》)
[
上一页 ]
[ :1.70196102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