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004004
1702004005
子綦曰:“歅啊,你怎么能知道呢!你所说的梱有福分,不过局限于酒肉之间罢了。酒肉固然可以入于口鼻,可是你哪里知道它的来由呢!我从来不曾放牧,而母羊却出现在室内西南角;从来不曾畋猎,而鹌鹑却出现在室内东北角,你不感到奇怪,为什么呢?我与我的儿子去遨游,只是游于天地之间。我和他们从天那里获得快乐,我和他们从地那里求取食物;我不和他们去做事,不和他们一起谋划,不和他们标新立异;我和他们顺应天地之道,而不受外物的干扰;我和他们都随顺自然,而不是选择合适的事情去做。现在却得到世俗的酒肉之福!凡是有不祥的征兆,必然会有怪异的行为,危险啊!这不是我和儿子的罪过,是天降的灾祸啊!所以我才哭泣的。”
1702004006
1702004007
过了不久,梱被派去燕国,在途中被盗贼所掳获,强盗觉得形体完好就难于卖掉,不如砍断了脚容易卖,于是便砍断他的脚后卖到齐国,正好替渠公看守临街之门,因此便一辈子吃肉而过完终生。
1702004008
1702004009
1702004010
1702004011
1702004013
庄子 【正文】
1702004014
1702004015
1702004016
1702004017
缺遇许由[1],曰:“子将奚之?”曰:“将逃尧[2]。”曰:“奚谓邪?”曰:“夫尧,畜畜然仁[3],吾恐其为天下笑。后世其人与人相食与[4]!夫民不难聚也[5],爱之则亲,利之则至,誉之则劝[6],致其所恶则散[7]。爱利出乎仁义,捐仁义者寡[8],利仁义者众。夫仁义之行,唯且无诚,且假乎禽贪者器[9]。是以一人之断制利天下[10],譬之犹一也[11]。夫尧知贤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贼天下也[12],夫唯外乎贤者知之矣。”
1702004018
1702004019
1702004020
[1](niè)缺:虚构的人物。见《齐物论》篇注。许由:尧时贤人。见《逍遥游》篇注。
1702004021
1702004022
[2]逃尧:谓怕尧将帝位禅让给自己,故逃避他。
1702004023
1702004024
[3]畜畜然:行仁的样子。
1702004025
1702004026
[4]其:将。
1702004027
1702004028
[5]聚:招揽。
1702004029
1702004030
[6]劝:勤勉。
1702004031
1702004032
[7]致:给。散:离去。
1702004033
1702004034
[8]捐:舍弃。
1702004035
1702004036
[9]器:工具。
1702004037
1702004038
[10]断:决断。制:裁制。
1702004039
1702004040
1702004041
[11](piē):同“瞥”,暂见的样子。
1702004042
1702004043
[12]贼:害。
1702004044
1702004045
1702004046
1702004047
1702004049
庄子 【译文】
1702004050
1702004051
1702004052
1702004053
缺遇见许由,说:“你要到哪里去?”许由说:“我要逃避尧。”缺说:“为什么呢?”许由说:“尧孜孜不倦地推行仁义,我恐怕他被天下人所讥笑。后世将出现人吃人的现象啊!民众并不难招揽,爱护他们就亲近你,使他们受益就会到来,称誉他们就会勤勉,强加给他们所厌恶的东西就会离开。凡爱人利人之名都出于仁义,所以不以仁义为利的人很少,而借仁义以获其利的人却很多。仁义的行为,不仅本身没有诚意,而且还被贪婪者借为作恶的工具。这是以一个人的决断来造福于天下,就好像局限于一瞥那样要不得。尧只知道贤人会造福于天下,却不知道贤人会祸害天下,只有无心于仁义的人才能明白这个道理。”
[
上一页 ]
[ :1.70200400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