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012347e+09
1702012347 [23] 南怀瑾著述:《南怀瑾选集》(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9页。
1702012348
1702012349 [24] 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81页。
1702012350
1702012351 [25]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七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54页。
1702012352
1702012353 [26]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8页。
1702012354
1702012355 [27] 车载:《论老子》(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3页。
1702012356
1702012357 [28]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七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54页。
1702012358
1702012359 [29] 钱锺书:《管锥编》(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691页。
1702012360
1702012361 [30]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六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1702012362
1702012363 [31] 王安石著,容肇祖辑:《王安石老子注辑本》,中华书局1979年,第2页。
1702012364
1702012365 [32] 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修订版),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8页。
1702012366
1702012367 [33] 周绍良主编:《全唐文新编》第1部第1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519页。
1702012368
1702012369 [34] [德]克劳塞维茨著,李传训编译:《战争论》,北京出版社2012年版,第6页。
1702012370
1702012371 [35] [宋]林希逸:《老子鬳斋口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3页。
1702012372
1702012373 [36] 蒋锡昌:《老子校诂》,成都古籍书店1988年版,第99页。
1702012374
1702012375 [37]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八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4页。
1702012376
1702012377 [38] [阿根廷]博尔赫斯著,王永年等译:《博尔赫斯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77页。
1702012378
1702012379
1702012380
1702012381
1702012382 老子与哲学 [:1702011564]
1702012383 老子与哲学 政治哲学
1702012384
1702012385 无为而治、南面之术、小国寡民
1702012386
1702012387
1702012388
1702012389
1702012390 老子与哲学 [:1702011565]
1702012391 老子与哲学 老子之政治:君人南面之术
1702012392
1702012393 老子在哲学方面的成就,在先秦思想家中是最高的,在中国思想史上也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高峰;《老子》一书蕴集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它那些佯谬的语句所具有的说服力,它的谨严认真态度以及它那似乎不见底的思想深度,使其成为了一部不可多得的哲学著作。”[1]然而,吊诡的是,老子著书立说的初衷和目的不在于探索宇宙奥妙,而在于拯救时世,为政治和统治者服务。老子思想的本质是政治哲学,其哲学思想主要是为阐述政治主张作铺垫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教导统治者如何治理国家,即“君人南面之术”。所谓南面之术,系指古代房屋建筑都是坐北朝南,以利于冬天避风、夏天消暑,尊长一般坐在正中,面向南方,位卑年幼者坐在两侧,面向北方。对于这一传统习惯,汉朝董仲舒等封建思想家为了帮助君王巩固统治地位,将其曲解为“当阳者,君父是也。故人主南面,以阳为位也。阳贵而阴贱,天之制也”。[2]因而研究君王如何驾驭臣属、统治百姓的理论,就叫作君王南面之术。
1702012394
1702012395 研究老子之政治,有必要对政治这一概念进行梳理。政治包含着两层含义,政是方向、主体和领导,治是手段、方法和管理。一般认为,政治是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构成的特定关系,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重要社会现象。政治与国家密切相关,一定意义上说,政治就是国家,国家就是政治。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3]西方政治产生于古希腊的城邦,一开始是指城邦中的公民参与统治、管理等公共生活行为的总和。古希腊人认为,人是具有德性的,人生活的意义在于实践自己的德性;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因而人也是天生的有德性动物。现代政治是从近现代国家发展起来的,源于市民社会的兴起,强调公民权利、民主政治和权力制衡。中国对政治的理解,与西方有着很大差异。中国古代虽然出现了政治一词,《尚书·毕命》有“道洽政治,泽润生民”之论,但古代思想家并不重视政治一词,亦没有展开论述,更没有形成一门学科。中国古代思想家虽然关注社会治乱和政治问题,但一般都把政治看成是符合礼仪的道德行为,以及统治者如何管理和教化人民的行为。直至近代,孙中山对政治做出阐述,才和西方政治观念有了相近相似之处。孙中山指出:“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4]通过政治概念的梳理和比较,我们就能理解老子之政治为什么是君人南面之术的缘由。
1702012396
[ 上一页 ]  [ :1.70201234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