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016356
④数:计算。
1702016357
1702016358
河上公本、苏辙本、林希逸本及吴澄本“数”作“计”。范应元说:“数,王弼同古本。”
1702016359
1702016360
⑤筹策:古时候计数的器具。
1702016361
1702016362
⑥关楗:栓梢。帛书本作“关龠”。
1702016363
1702016364
董思靖说:“楗,拒门木也。横曰‘关’,竖曰‘楗’。”
1702016365
1702016366
“楗”,多种古本作“鍵”,范应元和毕沅认为仍应从“楗”。
1702016367
1702016368
范应元说:“‘楗’,拒门木也;或从金傍,非也。横曰‘关’,竖曰‘楗’。”
1702016369
1702016370
毕沅说:“《说文解字》:‘楗,限门也。’是应用‘楗’,不得以车辖之‘键’当之。”
1702016371
1702016372
⑦绳约:绳索:“约”也作绳、索讲。
1702016373
1702016374
吴澄说:“绳约,索也。合之成体曰‘绳’,用之而束物曰‘约’。”
1702016375
1702016376
高亨说:“《仪礼·既夕记》:‘约绥约辔’,郑注:‘约,绳也’。”
1702016377
1702016378
⑧袭明:含藏着“明”。“袭”,承袭,有保持或含藏的意思。“明”是指了解道的智慧。“袭明”上句“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帛书甲、乙本均作“物无弃财(材)”。
1702016379
1702016380
释德清说:“承其本明,因之以通其蔽,故曰袭明。‘袭’,承也,犹因也。”
1702016381
1702016382
奚侗说:“‘袭’,因也。‘明’即十六章及五十五章‘知常曰明’之‘明’。‘袭明’谓因顺常道也。”
1702016383
1702016384
⑨资:取资,借资的意思。
1702016385
1702016386
⑩要妙:精要玄妙。
1702016387
1702016388
河上公注:“能通此意是谓知微妙要道也。”
1702016389
1702016390
吴澄说:“‘要’犹云至极也。‘妙’者玄不可测。妙不可测之至极,曰‘要妙’。”
1702016391
1702016392
高亨说:“‘要’疑读为‘幽’,‘幽妙’犹言深妙也。‘要’‘幽’古通用。”
1702016393
1702016394
刘台拱说:“要妙即幽妙。《淮南·本经》‘以穷要妙之望’,集注:‘要妙,深远貌。’”(引自朱谦之《老子校释》)
1702016395
1702016396
福永光司说:“要妙,与窈眇同义,即深奥的真理。”
1702016397
1702016398
【今译】
1702016399
1702016400
善于行走的,不留痕迹;善于言谈的,没有过失;善于计算的,不用筹码;善于关闭的,不用栓梢却使人不能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却使人不能解。
1702016401
1702016402
因此,有道的人经常善于做到人尽其才,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做到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这就叫做保持明境。
1702016403
1702016404
所以善人可以作为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可以做为善人的借镜。不尊重他的老师,不珍惜他的借镜,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迷糊。它真是个精要深奥的道理。
1702016405
[
上一页 ]
[ :1.70201635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