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032385
1702032386
(4) 《汉书》卷九《元帝纪》,第277页。
1702032387
1702032388
(5) 《汉书》卷九《元帝纪》,第277页。
1702032389
1702032390
(6) 一个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夏侯胜忤逆宣帝尊赞武帝的诏书,被斥为“大不敬”而下狱。夏侯胜只顾按照基于经的“道义”提出反对意见,而忽视了宣帝特殊的身世和即位时的险境,终被宣帝罢斥。事见《汉书》卷七五《夏侯胜传》,详见下文。
1702032391
1702032392
(7) 《史记》卷二三《礼书》,中华书局,1982年,第1161页。
1702032393
1702032394
(8) 《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38页。颜师古注“病已”曰:“盖以夙遭屯难而多病苦,故名病已,欲其速差也。后以为鄙,更改讳询。”
1702032395
1702032396
(9) 《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46页。
1702032397
1702032398
(10) 事见《汉书》卷八《宣帝纪》、卷六八《霍光金日磾传》、卷七四《魏相邴吉传》。
1702032399
1702032400
(11) 《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50页。
1702032401
1702032402
(12) 《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53—254页。
1702032403
1702032404
(13) 《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55页。
1702032405
1702032406
(14) 《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65页。
1702032407
1702032408
(15) 此类,皆参《汉书》各帝纪,文多不注。
1702032409
1702032410
(16) 《汉书》卷八一《匡衡传》,第3343页。
1702032411
1702032412
(17) 《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55页。
1702032413
1702032414
(18) 参见刘泽华主编:《士人与社会》(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27—128页。
1702032415
1702032416
(19) 《荀子·儒效篇》。
1702032417
1702032418
(20) 此语为司马迁所引孔子之言,见《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3297页。
1702032419
1702032420
(21) 参见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39—151页。
1702032421
1702032422
(22) 《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50—251页。
1702032423
1702032424
(23) 《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51页。
1702032425
1702032426
(24) 事见《汉书》卷八《宣帝纪》元康三年三月诏书,第257页。
1702032427
1702032428
(25) 《汉书》卷七《昭帝纪》,第223页。
1702032429
1702032430
(26) 《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38页。
1702032431
1702032432
(27) 事见《汉书》卷七三《韦贤传》所附《韦玄成传》,第3118—3120页。
1702032433
1702032434
(28) 参见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44—149页。
[
上一页 ]
[ :1.70203238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