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049863e+09
1702049863
1702049864 杜佑严厉地批评以税折变征求货币、加重百姓负担的两税法,指出折变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只能使豪富大贾从中牟利受益。他说:“天下农人皆当粜鬻,豪商富室乘急贱收,旋致罄竭,更仍贵籴,经复受弊,无有已时。欲其安业,不可得矣。”(196)两税法虽然有利于政府的财政收入,却于农民纳输十分不便甚至有害。所以遭到杜佑的强烈抨击。
1702049865
1702049866 杜佑的社会改革思想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创建性,提出一系列合理的建议。在当时的官僚士大夫阶层,像杜佑这样提出较为完整系统之改革思想者,实属不可多得,其以重视经济建设为先导的改革思想,不仅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具有现实而且超前的进步意义。
1702049867
1702049868 参考文献
1702049869
1702049870 [1]章见、郭伟《杜佑史学思想述论》,《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7。
1702049871
1702049872 [2]张凤英《略论杜佑的〈通典〉》,《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1。
1702049873
1702049874 [3]张剑光、邹国慰《唐代杜佑改革思想初探》,《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1702049875
1702049876 [4]徐大英《从〈通典·食货典〉看杜佑富国安民的经济思想》,《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3。
1702049877
1702049878 [5]瞿林东《重读〈通典〉史论》,《史学理论研究》,1996,02。
1702049879
1702049880 [6]彭笑远《在儒法之间——杜佑礼乐思想论略》,《集宁师专学报》,2007,01。
1702049881
1702049882 [7]王锦贵《试论〈通典〉的问世及其经世致用思想》,《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04。
1702049883
1702049884 [8]李之勤《论杜佑〈通典〉与刘秩〈政典〉》,《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03。
1702049885
1702049886 [9]邓国光《杜佑〈通典〉的经学本质》,中华传统文化与新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2001.10.01。
1702049887
1702049888 [10]常伯工《杜佑和他的〈通典·兵典〉》,《军事历史》,1996,03。
1702049889
1702049890 (1) 皮里阳秋,语见《晋书·褚裒传》: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季野有皮里阳秋”。其言外无臧否,而内有所褒贬也。《世说新语·赏誉》:褚季野皮里阳秋。(宋)胡继宗《书言故事·事物譬类》:胸中褒贬,曰皮里阳秋。此指孔子寓褒贬于字里行间而不明言的书法,即所谓“春秋笔法”。
1702049891
1702049892 (2) 所谓传播的社会功能,是现代西方有关舆论社会作用的学说。其功能主要表现为:①赋予人物、事件和社会活动以某种社会地位。通过传播可以使社会事件和人物等正当化,树立威信,得到显著地位;也可使之威信扫地,为人唾弃。②社会控制中介作用。大众传播处于上层社会控制和广大成员之间的中介领域,能将某种公德和社会规范得到宣传和明朗化,广为人知,取得社会承认,使腐败现象受到舆论谴责。③模拟社会环境。W.李普曼在《舆论》(1922)一书中提出“拟态环境”概念,认为舆论给人们提供的消息和知识,即“头脑中的影像”能在人们生活中起到环境的支配作用。
1702049893
1702049894 (3) 《孟子集注·滕文公下》卷六,第272,273页,《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1702049895
1702049896 (4) 《史记·太史公自序》卷一百三十,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97页。
1702049897
1702049898 (5) 《大唐新语·总论》卷末,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02页。
1702049899
1702049900 (6) 以上均见《汉书·司马迁传第三十二》卷六十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17页。
1702049901
1702049902 (7) 《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卷四十七,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43页。
1702049903
1702049904 (8) 《汉书·司马迁传第三十二》卷六十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17页。
1702049905
1702049906 (9) 《史记·太史公自序第七十》卷四十七,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43页。
1702049907
1702049908 (10) 《论语集注·述而第七》卷四,第98页,《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1702049909
1702049910 (11)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庄公七年经》,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70页。
1702049911
1702049912 (12) 《春秋公羊传注疏》卷六,第153,《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54页。
[ 上一页 ]  [ :1.70204986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