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051078
(58) 《孝经注疏·圣治章第九》卷五,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页。
1702051079
1702051080
(59) 《孝经注疏·广至德章第十三》卷七,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3页。
1702051081
1702051082
(60) 《礼记集解·祭义第二十四》卷四十六,中华书局,1989年版,1226页。
1702051083
1702051084
(61) 《孝经注疏·感应章第十六》卷八,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1页。
1702051085
1702051086
(62) 《孝经注疏·天子章第二》卷一,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1702051087
1702051088
(63) 《孝经注疏·三才章第七》卷三,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1702051089
1702051090
(64) 《孝经注疏·感应章第十六》卷八,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0页。
1702051091
1702051092
(65) 《孝经注疏·圣治章第九》卷五,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2页。
1702051093
1702051094
(66) 《孝经注疏·卿大夫章第四》卷二,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1702051095
1702051096
(67) 《孝经注疏·士章第五》卷二,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1702051097
1702051098
(68) 《孝经注疏·庶人章第六》卷三,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1702051099
1702051100
(69) 《孝经注疏·圣治章第九》卷五,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
1702051101
1702051102
(70) 《孝经注疏·感应章第十六》卷八,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0页。
1702051103
1702051104
(71) 《孝经注疏·谏诤章第十五》卷七,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1702051105
1702051106
(72) 《孝经注疏·孝治章第八》卷四,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页。
1702051107
1702051108
(73) 《孝经注疏·孝治章第八》卷四,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32页。
1702051109
1702051110
(74) 《孝经注疏·圣治章第九》卷五,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0页。
1702051111
1702051112
(75) 《孝经注疏·孝经注序》卷首,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1702051113
1702051114
(76) 《孝经注疏·广扬名章第十四》卷七,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1702051115
1702051116
(77) 《孝经注疏·事君章第十七》卷八,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
1702051117
1702051118
(78) 《论语注疏·雍也》卷六:“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第83页,说,音悦;《周易正义·系辞传上》卷七:“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第314页,《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02051119
1702051120
(79) 《全唐文·张说·府君墓志铭》卷二百三十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45页下。
1702051121
1702051122
(80) 《全唐文·张九龄·燕国公赠太师张公墓志铭并序》卷二百九十二,2965页上,中华书局,1983年版。
1702051123
1702051124
(81) 《新唐书·韦嗣立传》卷一百一十六,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30页。
1702051125
1702051126
(82) 《记纂渊海·科举部》卷三十七,引《登科记》,文渊阁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1702051127
[
上一页 ]
[ :1.70205107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