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051201
1702051202
(120) 《全唐文·补阙李君前集序》卷五一八,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261页。
1702051203
1702051204
(121) 《全唐文·张说·与郑驸马书》卷二百二十四,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64页上。
1702051205
1702051206
(122) 《全唐文·张说·赠太尉裴公神道碑》卷二百二十八,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07页。
1702051207
1702051208
(123) 《全唐文·张说·洛州张司马集序》卷二百二十五,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75,2576页。
1702051209
1702051210
(124) 《全唐文·张说·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卷二百二十五,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74,2575页。
1702051211
1702051212
(125) 《全唐文·张九龄·燕国公赠太师张公墓志铭并序》卷二百九十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965页下。
1702051213
1702051214
(126) 《全唐文·张说·与褚先生书》卷二百二十四,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64页上。
1702051215
1702051216
(127) 《张燕公集·赦归在道中作》卷四,丛书集成1846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0页。三阶,此指自天子、公卿,士庶三个阶层,见颜师古《汉书·东方朔传》注。
1702051217
1702051218
(128) 《新唐书·张说传》卷一百二十五,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410页。
1702051219
1702051220
(129) 《礼记集解·乐记第十九之一》卷三十七,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91页。辩,即遍。
1702051221
1702051222
(130) 《史记·封禅书第六·所隐》卷二十八,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04页。
1702051223
1702051224
(131) 袁宏之论,引自《通典·礼典》卷第五十四,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12页。
1702051225
1702051226
(132) 《史记·封禅书第六·正义》卷二十八,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355页。
1702051227
1702051228
(133) 《尚书正义·泰誓上》卷第十一,《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23,325页。
1702051229
1702051230
(134) 刘向:《五经通义》,载朱彝尊《经义考》卷二三九,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211页。
1702051231
1702051232
(135) 《梁书·许懋传》卷四十,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575页。
1702051233
1702051234
(136) 《新唐书·礼乐志四》卷十四,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49页。
1702051235
1702051236
(137) 《文献通考·郊社考十七》卷八十四,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761页。
1702051237
1702051238
(138) 司马彪之论,引自《通典·礼典》卷第五十四,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11页。
1702051239
1702051240
(139) 《旧唐书·礼仪志三》卷二十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882,891页。
1702051241
1702051242
(140) 《唐会要·郊议》卷八,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05页。
1702051243
1702051244
(141) 《唐会要·郊议》,第107,108页。
1702051245
1702051246
(142) 《旧唐书·礼仪志三》卷二十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02,896,898,899,902,900页。燔柴祭天祀山川,谓之柴望。
1702051247
1702051248
(143) 《旧唐书·本纪第八》卷八,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89页。
1702051249
1702051250
(144) 《礼记集解·礼运》卷二十一,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86页。
[
上一页 ]
[ :1.70205120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