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059277
1702059278
【153】【154】 《全宋文》第28册,第415页。
1702059279
1702059280
【155】 《全宋文》第28册,第506页。
1702059281
1702059282
【156】 《全宋文》第28册,第409页。
1702059283
1702059284
【157】 《宋史》,第2985页。
1702059285
1702059286
【158】 《宋史》,第2948页。
1702059287
1702059288
【159】 《全宋文》第28册,第397页。
1702059289
1702059290
【160】 《全宋文》第28册,第402页。
1702059291
1702059292
【161】 《全宋文》第28册,第465页。
1702059293
1702059294
【162】 参见《宋元学案》,第295—344页。
1702059295
1702059296
【163】 《太玄集注》,中华书局,1998年,第1—2页。
1702059297
1702059298
【164】 《全宋文》中亦载《说玄》一篇,但其内容实即《太玄集注》中所说的《读玄》。
1702059299
1702059300
【165】 《太玄集注》,第4页。
1702059301
1702059302
【166】 《太玄集注》,第3页。
1702059303
1702059304
【167】 《太玄集注》,第8页。
1702059305
1702059306
【168】 《温公易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页。
1702059307
1702059308
【169】 《温公易说》,第9—10页。
1702059309
1702059310
【170】 《温公易说》,第57页。
1702059311
1702059312
【171】 当然,具体到《艮》六五象辞的解释,《程氏易传》与《温公易说》是有着明显不同的。与司马光以为“中正”为“正中”之误不同,程颐则以为“以中正”是“以得中为正”之义。因此,在程颐看来,这里的中正讨论的不是爻位,而是处此爻位之时的行事之理。
1702059313
1702059314
【172】 《温公易说》,第87页。
1702059315
1702059316
【173】 参见余敦康:《汉宋易学解读》,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176页。
1702059317
1702059318
【174】 《温公易说》,第17页。
1702059319
1702059320
【175】 参见邓广铭:《宋朝的家法和北宋的政治改革运动》,载《邓广铭治史丛稿》,第124—143页。
1702059321
1702059322
【176】 《温公易说》,第13页。
1702059323
1702059324
【177】 王安石:《先大夫述》,《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十一,《四部丛刊》本。以下称《临川集》。
1702059325
1702059326
【178】 《王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中华书局,1985年,第10541页。
[
上一页 ]
[ :1.70205927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