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059603e+09
1702059603
1702059604 【327】 《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第386页。
1702059605
1702059606 【328】 《张载集》,第386页。
1702059607
1702059608 【329】 《宋史·张载传》曰:“年二十一,以书谒范仲淹,一见知其远器,乃警之曰:‘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此段记述与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略有不同。
1702059609
1702059610 【330】 《横渠先生行状》,《张载集》,第381页。张载思想之形成,与二程的影响当不无关联。据《宋元学案》载:“吕与叔作《行状》,有‘见二程,尽弃其学’之语。伊川语和靖曰:‘表叔平生议论,谓颐兄弟有同处则可,若谓学于颐兄弟,则无是事。顷年属与叔删去之,不谓尚存,几于无忌惮矣。’”(第772页)但此种影响,显然不是具体思想内涵上的,而是某种思想方向上的进一步明确。
1702059611
1702059612 【331】 《张载集》,第4页。
1702059613
1702059614 【332】 《河南程氏文集》卷九载《再答横渠先生书》,曰:“况十八叔大哥皆在京师,相见且请熟议,异日当请闻之。内一事,云已与大哥议而未合者,试以所见言之。”由此可知,张载至京师后,曾与程颢就《正蒙》中的思想有过认真地讨论,而意见不合。见《二程集》,第596页。
1702059615
1702059616 【333】 《正蒙·太和篇》,《张载集》,第8页。
1702059617
1702059618 【334】 《横渠易说》,《张载集》,第182页。
1702059619
1702059620 【335】 《张载集》,第123页。
1702059621
1702059622 【336】 《张载集》,第231页。
1702059623
1702059624 【337】 《张载集》,第182页。
1702059625
1702059626 【338】【339】 《张载集》,第207页。
1702059627
1702059628 【340】 《张载集》,第219页。
1702059629
1702059630 【341】 《正蒙·参两篇》,《张载集》,第11页。
1702059631
1702059632 【342】 《横渠易说》,《张载集》,第233页。
1702059633
1702059634 【343】 《正蒙·参两篇》,《张载集》,第10页。
1702059635
1702059636 【344】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88页。
1702059637
1702059638 【345】 《正蒙·神化篇》云:“形而上者,得辞斯得象矣。神为不测,故缓辞不足以尽神,缓则化矣;化为难知,故急辞不足以体化,急则反神。”《张载集》,第16页。
1702059639
1702059640 【346】 《说文解字段注》,成都古籍书店影印本,1981年,第731页。
1702059641
1702059642 【347】 张载对文字非常在意:“学者潜心略有所得,即且志之纸笔,以其易忘,失其良心。若所得是,充大之以养其心,立数千题,旋注释,常改之,改得一字即是进得一字。始作文字,须当多其词以包罗意思。”《经学理窟》,《张载集》,第275页。
1702059643
1702059644 【348】 陈来:《宋明理学》,第59页。
1702059645
1702059646 【349】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第393页。晚近的张载研究中,也多有依牟氏之论而特加发挥的,参见丁为祥:《虚气相即:张载哲学体系及其定位》,人民出版社,2000年。
1702059647
1702059648 【350】 《正蒙·参两篇》,《张载集》,第11页。
1702059649
1702059650 【351】 《张载集》,第12页。
1702059651
1702059652 【352】 陈来:《宋明理学》,第59页。
[ 上一页 ]  [ :1.70205960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