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059627e+09
1702059627
1702059628 【340】 《张载集》,第219页。
1702059629
1702059630 【341】 《正蒙·参两篇》,《张载集》,第11页。
1702059631
1702059632 【342】 《横渠易说》,《张载集》,第233页。
1702059633
1702059634 【343】 《正蒙·参两篇》,《张载集》,第10页。
1702059635
1702059636 【344】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88页。
1702059637
1702059638 【345】 《正蒙·神化篇》云:“形而上者,得辞斯得象矣。神为不测,故缓辞不足以尽神,缓则化矣;化为难知,故急辞不足以体化,急则反神。”《张载集》,第16页。
1702059639
1702059640 【346】 《说文解字段注》,成都古籍书店影印本,1981年,第731页。
1702059641
1702059642 【347】 张载对文字非常在意:“学者潜心略有所得,即且志之纸笔,以其易忘,失其良心。若所得是,充大之以养其心,立数千题,旋注释,常改之,改得一字即是进得一字。始作文字,须当多其词以包罗意思。”《经学理窟》,《张载集》,第275页。
1702059643
1702059644 【348】 陈来:《宋明理学》,第59页。
1702059645
1702059646 【349】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第393页。晚近的张载研究中,也多有依牟氏之论而特加发挥的,参见丁为祥:《虚气相即:张载哲学体系及其定位》,人民出版社,2000年。
1702059647
1702059648 【350】 《正蒙·参两篇》,《张载集》,第11页。
1702059649
1702059650 【351】 《张载集》,第12页。
1702059651
1702059652 【352】 陈来:《宋明理学》,第59页。
1702059653
1702059654 【353】 《正蒙·太和篇》,《张载集》,第8页。
1702059655
1702059656 【354】 《正蒙·太和篇》,《张载集》,第7页。
1702059657
1702059658 【355】 《正蒙·乾称篇》,《张载集》,第66页。
1702059659
1702059660 【356】 《正蒙·太和篇》,《张载集》,第7页。
1702059661
1702059662 【357】 《正蒙·乾称篇》,《张载集》,第64页。
1702059663
1702059664 【358】 《横渠易说》,《张载集》,第184页。
1702059665
1702059666 【359】 《张载集》,第231页。
1702059667
1702059668 【360】 《正蒙·太和篇》,《张载集》,第7页。
1702059669
1702059670 【361】 《正蒙·天道篇》,《张载集》,第15页。
1702059671
1702059672 【362】 张载有的时候也将形与象混在一处说。如说“若谓万象为太虚中所见之物,则物与虚不相资,形自形,性自性,形性、天人不相待而有,陷于浮屠以山河大地为见病之说”。这里,形和象就是混用的。但“不可象”这一表达里,“象”恰恰是无法以“形”来置换的,这一点单从语法上就可以看出来。
1702059673
1702059674 【363】 《横渠易说·说卦》,《张载集》,第234页。
1702059675
1702059676 【364】 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99年,第2页。
[ 上一页 ]  [ :1.70205962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