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076388e+09
1702076388
1702076389 [95]《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二,《经部·书类二》,第101—102页。
1702076390
1702076391 [96]参见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卷一,第二《言古文亡于西晋乱故无以证晚出之伪》,第117页。
1702076392
1702076393 [97]参见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卷一,第一《言两汉书载古文篇数与今异》,第117页。
1702076394
1702076395 [98]参见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卷一,第三《言郑康成注古文篇名与今异》,第117—118页。
1702076396
1702076397 [99]参见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卷一,第三《言郑康成注古文篇名与今异》,第118页。
1702076398
1702076399 [100]参见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卷五下,第七十七《言史记有夏书曰今忘采用》,第160页。
1702076400
1702076401 [101]参见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卷一,第七《言晚出泰誓独遗墨子所引三语为破绽》,第121页。
1702076402
1702076403 [102]参见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卷五上,第六十八《言古文毕命见三统历以与己不合遗末句》,第151页。
1702076404
1702076405 [103]参见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卷二,第三十一《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纯出荀子所引道经》,第135—136页。
1702076406
1702076407 [104]参见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卷四,第六十二《言周官从汉百官公卿表来不合周礼》,第144页。
1702076408
1702076409 [105]参见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卷一,第八《言左传载夏日食之礼今误作季秋》,第121—122页。
1702076410
1702076411 [106][107]参见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卷四,第六十二《言周官从汉百官公卿表来不合周礼》,第145页。
1702076412
1702076413 [108]参见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卷一,第五《言古文武成见刘歆三统历者今异》,第119页。
1702076414
1702076415 [109]参见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卷六上,第八十五《言武成认商郊牧野为二地》,第176页。
1702076416
1702076417 [110]参见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卷四,第五十四《泰誓上惟十有三年春系以时非史例》,第139页。
1702076418
1702076419 [111]参见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卷一,第九《言左传德乃降之语今误入大禹谟》,第122页。
1702076420
1702076421 [112]参见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卷五上,第六十九《言安国传就经下为之汉武帝时无此》,第152页。
1702076422
1702076423 [113]参见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卷八,第一百十四《言朱子于古文犹为调停之说》,第214页。
1702076424
1702076425 [114]参见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卷四,第五十一《两以孟子引书叙事为议论》,第138页。
1702076426
1702076427 [115]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卷四,第五十六《言尔雅解郁陶为喜今误认作忧》,第140页。
1702076428
1702076429 [116]参见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卷一,第十《言论语孝乎惟孝为句今误点断》,第123页。
1702076430
1702076431 [117]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卷八,第一百十三《言疑古文自吴才老始》,第214页。
1702076432
1702076433 [118]黄宗羲:《南雷诗文集》上,《尚书古文疏证序》,第61—62页。
1702076434
1702076435 [119]朱彝尊:《经义考》卷九十二《书二十一》,第三册,台湾文史哲研究所,1999年,第551页。
1702076436
1702076437 [120]李塨:《颜习斋先生年谱》卷下,58岁条,《颜元年谱》,中华书局,1992年,第80页。
[ 上一页 ]  [ :1.70207638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