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079086e+09
1702079086 [5]参见焦循《家训》,以摭拾之学为拾骨学,以校勘之学为本子学,排斥甚力。
1702079087
1702079088 [6]参见罗检秋:《嘉庆以来汉学传统的衍变与传承》第一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702079089
1702079090 [7]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二,《春秋论》,《四部丛刊初编缩本》,第24页。
1702079091
1702079092 [8]张鉴等撰:《阮元年谱》,中华书局,1995年,第155页。
1702079093
1702079094 [9]翁方纲:《复初斋文集》卷十一,《与陈石士论考订书》,光绪丁丑重校本,第14页。
1702079095
1702079096 [10]翁方纲:《复初斋文集》卷十二,《送吴石亭视学安徽序》,第14页。
1702079097
1702079098 [11]夏炘:《景紫堂文集》卷十,《与定海王薇香式三明经书》,咸丰乙卯本,第13页。
1702079099
1702079100 [12]翁方纲:《复初斋文集》卷十五,《书别次语留示西江诸生》,第17—18页。
1702079101
1702079102 [13]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卷二内篇二,《原道下》,第140页。
1702079103
1702079104 [14]朱一新:《无邪堂答问》卷三,《评刘润纲的读李翱复性书》,中华书局,2000年,第116页。
1702079105
1702079106 [15]焦循:《雕菰集》卷十三,《寄朱休承学士书》,第203页。
1702079107
1702079108 [16]汪喜孙:《从政录》卷一,《与朱兰坡先生书》,《汪喜孙著作集》,台湾文史哲研究所,2003年,第408页。
1702079109
1702079110 [17]朱一新:《无邪堂答问》卷一,《答胡仕榜问董胶西欧阳永叔论春秋》,第21页。
1702079111
1702079112 [18]《清仁宗实录》卷九十,《清实录》第29册,第191页。
1702079113
1702079114 [19]《清仁宗实录》卷二百七十四,《清实录》第31册,第723页。
1702079115
1702079116 [20]林则徐:《湖广奏稿·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林则徐集·奏稿》,中华书局,1965年。
1702079117
1702079118 [2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第1010—1011页。
1702079119
1702079120 [22]张惠言:《茗柯文》二编卷上,《周易虞氏义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38页。
1702079121
1702079122 [23]张惠言:《茗柯文》二编卷上,《周易虞氏义序》,第38—39页。
1702079123
1702079124 [24]刘逢禄:《刘礼部集》卷九,《诗古微序》,《续修四库全书》第1501册,第170页。
1702079125
1702079126 [25]参见《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上册,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04—105页。
1702079127
1702079128 [26]陈寿祺:《尚书大传辑校》卷首,《尚书大传辑校序》,《左海全集》,篇庆道光间刊本,第2页。
1702079129
1702079130 [27]陈寿祺:《尚书大传辑校》卷首,《尚书大传辑校序》,第2页。
1702079131
1702079132 [28]陈寿祺:《五经异义疏证》卷首,《五经异义疏证序》,《左海全集》,嘉庆道光间刊本,第1页。
1702079133
1702079134 [29]陈寿祺:《左海文集》卷四,《答许子锦论经义书》,《左海全集》,嘉庆道光间刊本,第30页。
1702079135
[ 上一页 ]  [ :1.70207908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