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079159
1702079160
[42]《春秋公羊传注疏·隐公元年》,第6—11页。
1702079161
1702079162
[43]董仲舒:《春秋繁露·竹林》,苏舆《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第46页。
1702079163
1702079164
[44]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58页。
1702079165
1702079166
[45]《春秋公羊传注疏·隐公四年》,第53页。
1702079167
1702079168
[46]《春秋公羊传注疏·僖公七年》,第256页。
1702079169
1702079170
[47]《春秋公羊传注疏·隐公元年》,第30—31页。
1702079171
1702079172
[48]《春秋公羊传注疏·桓公二年》,第83—84页。
1702079173
1702079174
[49]《春秋公羊传注疏·哀公十四年》,第716—718页。
1702079175
1702079176
[50]《春秋公羊传注疏·哀公十四年》,第709—712页。
1702079177
1702079178
[51]《春秋公羊传注疏·哀公十四年》,第719—721页。
1702079179
1702079180
[52]《春秋公羊传注疏·隐公三年》,第44—45页。
1702079181
1702079182
[53]《春秋公羊传注疏·庄公四年》,第142—144页。
1702079183
1702079184
[54]董仲舒:《春秋繁露·俞序》,苏舆《春秋繁露义证》,第158—160页。
1702079185
1702079186
[55]董仲舒:《天人三策》,《汉书·儒林传》,《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35页。
1702079187
1702079188
[56]董仲舒:《春秋繁露·楚庄王》,苏舆《春秋繁露义证》,第10页。
1702079189
1702079190
[57]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苏舆《春秋繁露义证》,第185页。
1702079191
1702079192
[58]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苏舆《春秋繁露义证》,第174—175页。
1702079193
1702079194
[59]董仲舒:《春秋繁露·威德所生》,苏舆《春秋繁露义证》,第462页。
1702079195
1702079196
[60][62]董仲舒:《天人三策》,《汉书·董仲舒传》。
1702079197
1702079198
[61]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之行》。苏舆《春秋繁露义证》,第459页。
1702079199
1702079200
[63]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智》,苏舆《春秋繁露义证》,第259页。
1702079201
1702079202
[64]参见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苏舆《春秋繁露义证》,第187—198页。
1702079203
1702079204
[65]何休:《春秋公羊解诂·隐公元年》,《十三经注疏》整理本,第7页。
1702079205
1702079206
[66]何休:《春秋公羊解诂·隐公元年》,《十三经注疏》整理本,第11—12页。
1702079207
1702079208
[67]徐彦:《监本附音春秋公羊注疏隐公卷第一》,《春秋公羊传注疏》,《四库全书》第145册,第13页。
[
上一页 ]
[ :1.70207915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