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079852e+09
1702079852 清儒(这里主要指汉学家)也是有局限性的,一言以蔽之,学术上博大有余,思想上精深不足,尤其是在思想上对宋明儒存有误解。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宋明儒讲义理不讲考据,其二是宋明儒学杂于佛老方外。其实宋明儒讲义理也讲训诂考据,只是他们认为从训诂考据不能自然而然地引出义理,其中间要有个思考过程,汉学家恰恰忽视了这一点。考据与义理本来就是相互统一的,两者之争不过是各有偏重,宋明儒只是偏重义理而已。另外,汉学家不懂得宋明儒在当时所遇到的佛老的挑战,吸取佛老,并与之相抗衡,是儒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进一步说宋明儒所讲的道德形而上学在儒家经典中也有其内在的依据,只不过把它们加以深化,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思想体系。由于汉学家为褊狭心态所束缚,不可能把古代儒学的发展看作是一个历史过程,也当然就不可能注意到儒学发展在不同时期的时代特色,以及所遇到的不同问题,而一味地以原始儒学作为评判标准,严重地阻碍了儒学的发展。
1702079853
1702079854 尽管清代儒学存在着诸多不足,但我们对他们的积极方面应予以肯定。清儒治学遵循客观求是、务实求真的原则,重视学术思想批评,倡导个性解放,高扬主体精神,把古代儒学推向了一个新起点,对近代儒学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其历史地位不容低估。
1702079855
1702079856
1702079857
1702079858
1702079859 中国儒学史 [:1702022501]
1702079860 中国儒学史 后记
1702079861
1702079862 2007年春天,李中华老师找到我,希望我参加由汤一介先生主持的《中国儒学史》(为“儒藏”工程之一)项目,具体承担清代卷的撰写工作。我当时心里很矛盾,既有所顾虑,也很想参加。所顾虑的是这个项目已经进行几年了,其他作者早已动笔,而我如果参加则是最晚者,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怕完不成,耽误全书的进度。想参加则是这些年来我一直从事清代学术思想的研究,在这方面有所积累、有所准备,用陈来先生的话说是轻车熟路。经过权衡,我还是选择参加,想通过撰写此书把我对清代儒学的一些看法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在此后的一年多里,我抛开其他项目,专心致志投入此书的撰写,终于在2009年初完成初稿,2010年初完成修订稿。本书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与李中华老师、陈来先生的支持和鼓励分不开,与此同时又得到汤一介先生暨出版社的认可,这让我感到十分欣慰,对此谨向他们表示敬意。另外,牟坚博士通读全书,童祁责编辛勤编辑,两位女士都提出宝贵建议,对她们所付出的劳动也深表感谢。由于写作时间短,书中难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1702079863
1702079864 作者识于华馨公寓
1702079865
1702079866 2010年1月31日
1702079867
1702079868
1702079869
1702079870
1702079871 中国儒学史 [:1702022502]
1702079872 中国儒学史 中國儒學史
1702079873
1702079874 汤一介 李中华 主编
1702079875
1702079876 近代卷
1702079877
1702079878 张耀南 著
1702079879
1702079880
1702079881 北京大學出版社
1702079882
1702079883
1702079884
1702079885
1702079886 中国儒学史 [:1702022503]
1702079887 中国儒学史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1702079888
1702079889 中国儒学史.近代卷/张耀南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6
1702079890
1702079891 ISBN 978-7-301-18920-7
1702079892
1702079893 Ⅰ.①中… Ⅱ.①张… Ⅲ.①儒家—思想史—研究—中国—近代 Ⅳ.①B222.05
1702079894
170207989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093048号
1702079896
1702079897 书  名:中国儒学史·近代卷
1702079898
1702079899 著作责任者:张耀南 著
1702079900
1702079901 责任编辑:萧 雪
[ 上一页 ]  [ :1.70207985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