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086688e+09
1702086688
1702086689 以上所描述的只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部分,但就是这一部分的变迁清楚地表明儒家思想传统已经完全地失掉了她曾经拥有过的丰厚的社会土壤。儒家思想传统曾经主导过中国古代历史进程,是因为庞大的以宗法血缘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家族制度支撑了这一思想传统。而在现代的中国社会,以宗法血缘为基础的家族或家庭制度已经完全失去了左右社会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儒家思想该如何去应对呢?现在的“国学热”引导不少人热衷于儒家经典的阅读与背诵,这是很好的一件事。但如果不能够真正给儒家思想接上现代的土壤,那么儒家经典的命运也只不过永远停留在经典之中,而决计不可能走进现代社会之中。
1702086690
1702086691 (1) 李大钊:《青春》,《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65页。
1702086692
1702086693 (2) 李大钊:《青春》,第65页。
1702086694
1702086695 (3) 李大钊:《青春》,第76页。
1702086696
1702086697 (4) 李大钊:《青春》,第75页。
1702086698
1702086699 (5) 李大钊:《“晨钟”之使命》,《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59页。
1702086700
1702086701 (6) 李大钊:《“晨钟”之使命》,第60页。
1702086702
1702086703 (7) 李大钊:《“晨钟”之使命》,第60页。
1702086704
1702086705 (8) 李大钊:《“晨钟”之使命》,第62页。
1702086706
1702086707 (9) 李大钊:《青春》,第71页。
1702086708
1702086709 (10) 李大钊:《“晨钟”之使命》,第58页。
1702086710
1702086711 (11) 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陈独秀著作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6页。
1702086712
1702086713 (12) 参见侯宜杰:《袁世凯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章。
1702086714
1702086715 (13) 陈独秀:《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陈独秀著作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14—218页。
1702086716
1702086717 (14) 李大钊:《孔子与宪法》,《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77—78页。
1702086718
1702086719 (15) 吴虞:《致陈独秀》,《吴虞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85页。
1702086720
1702086721 (16) 陈独秀:《陈独秀复信》,《吴虞集》,第386页。
1702086722
1702086723 (17) 鲁迅:《狂人日记》,《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24—425页。
1702086724
1702086725 (18) 吴虞:《吃人与礼教》,《吴虞集》,第170页。
1702086726
1702086727 (19) 吴虞:《吃人与礼教》,第170页。
1702086728
1702086729 (20) 吴虞:《吃人与礼教》,第171页。
1702086730
1702086731 (21) 胡适:《〈吴虞文录〉序》,《胡适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二卷,第609页。
1702086732
1702086733 (22) 胡适:《〈吴虞文录〉序》,第608页。
1702086734
1702086735 (23) 吴虞:《辨孟子辟杨墨之非》,《吴虞集》,第13页。
1702086736
1702086737 (24) 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吴虞集》,第62页。
[ 上一页 ]  [ :1.70208668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