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096164e+09
1702096164
1702096165 [231]《论语·里仁第四》:“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1702096166
1702096167 ——译按:孔子之意,是说根据一个人所犯过错误的类型可以判断其是否仁人,但并不能反过来讲不犯错误的人就没有资格做仁人。不过,颜回的品质,确实让西方人难以理解。
1702096168
1702096169 [232]《论语·公冶长第五》:“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而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关于“轻裘”,见刘宝楠,卷六。
1702096170
1702096171 [233]《论语·为政第二》:“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702096172
1702096173 [234]《论语·先进十一》:“德行:颜渊……”《孟子·公孙丑上》:“颜渊善言德行。”
1702096174
1702096175 [235]《论语·雍也第六》“颜回好学”章和“回也三月不违仁”章。《论语·子罕第九》:“语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及:“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1702096176
1702096177 [236]不仅没有颜回做官的证据,而且他的穷困一直延续到他去世时,这也就说明他一直没有从政。《论语·雍也第六》:“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论语·先进十一》:“颜回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及:“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孟子·离娄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
1702096178
1702096179 [237]崔述彻底驳斥了《韩诗外传》中颜回随侍鲁哀公并与之交谈的故事。见崔,卷一。
1702096180
1702096181 [238]《论语·述而第七》: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1702096182
1702096183 [239]《论语·雍也第六》:“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此语亦见《孟子·离娄下》。
1702096184
1702096185 [240]《论语·先进十一》“颜渊死”章。
1702096186
1702096187 [241]《论语·先进十一》“颜渊死”章。
1702096188
1702096189 [242]《论语·雍也第六》“宰我问仁”章及《论语·阳货十七》“宰我问三年之丧”章。
1702096190
1702096191 [243]《论语·先进十一》:“言语:宰我、子贡。”《孟子·公孙丑上》:“宰我、子贡善说辞。”
1702096192
1702096193 [244]《论语·八佾第三》“哀公问社于宰我”章及《公冶长第五》“宰予昼寝”章:“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钱穆相信,这些指责与《孟子·公孙丑上》所引述的宰我的观点中所体现的特点是不一致的。他认为它们是被误写进《论语》的,理由是,它们有一定程度的晦涩难懂以及内容并不完全可信。见钱穆,第50—53页。
1702096194
1702096195 [245]《论语·八佾第三》“哀公问社于宰我”章。
1702096196
1702096197 [246]《韩非子·显学》说,孔子死后,儒家有八派。这八派来自八位教师,其中三位是孔子直传弟子,即子张、颜氏(大抵是颜回)和漆雕开。子夏的被排除和颜回、漆雕开的被纳入同样令人惊讶。颜回年轻时去世,并死在孔子之前,他不可能建立起一个不同的学派。漆雕开在《论语》中只被提到过一次(《论语·公冶长第五》“子使漆雕开仕”章),而在其他著作中的记载也很少见。《墨子·非儒篇》提到了他,但只是因为他有“凶恶的外貌(形残)”而被用来谴责孔子。《史记·儒林列传》:“孔子死后,七十位弟子分散开来,并在诸侯之中周游(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
1702096198
1702096199 ——译按:关于孔子弟子的分化和分派以及每一派的特点,请参阅拙著《孔子·孔子弟子》(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4月)第二部分。
1702096200
1702096201 [247]崔(2),卷一。
1702096202
1702096203 [248]《孟子·滕文公上》“有为神农之言者”章。
1702096204
1702096205 [249]《论语·先进十一》:“文学:子游、子夏。”
1702096206
1702096207 ——译按:“文学”二字,在孔子时代泛指文物典章。
1702096208
1702096209 [250]崔述怀疑《论语·阳货十七》“子之武城”章的可靠性,但说服力嫌弱。见崔(2),卷二。
1702096210
1702096211 [251]《论语·先进十一》:“师(子张)也过,商(子夏)也不及。”
1702096212
1702096213 [252]《论语·为政第二》:“子张学干禄。”《论语·颜渊十二》:“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
[ 上一页 ]  [ :1.70209616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