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098219
[103]《孟子·尽心上》:“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1702098220
1702098221
[104]《孟子·尽心上》:“王者之民,皋皋如也。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
1702098222
1702098223
[105]例如,比较《老子》80章等。事实上,这并非不可能是道家的东西插入到了《孟子》之中。有必要指出的是,以上所引三章均在《尽心上》,而其他地方都不是以这种方式和提及“天地”的。
1702098224
1702098225
[106]见韦利(3),第49—50页。
1702098226
1702098227
[107]有关这种争论的结果可谓卷帙浩繁。崔述反对《老子》成书年代很早的观点;见崔,卷一。在有鉴赏力的学者之中,胡适为传统的观点作辩护,认为此书成书很早;见胡(5),第103—104页。韦利大胆地提出了最确定的日期,他说,这本书是被“一位匿名的无为主义者”“在大约公元前240年”写成的(韦利[3],第86页)。
1702098228
1702098229
洛兰·克里尔(第27—35页)指出,《老子》攻击了某种孔子之前尚未出现的学说,而且它反复使用的一些言辞并未出现在早于《墨子》和《孟子》的文献中。
1702098230
1702098231
[108]《庄子》,卷一,第197页。
1702098232
1702098233
——译按:《庄子·齐物论》:“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
1702098234
1702098235
[109]《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遽遽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欤),蝴蝶之梦为周与(欤)?”
1702098236
1702098237
[110]《老子》,第18章、38章。
1702098238
1702098239
[111]《老子》,第19章、48章、80章;《庄子》,卷一,第198、255—256、288—290页。
1702098240
1702098241
[112]《老子》,第81章:“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702098242
1702098243
[113]《老子》,第19章:“绝学无忧。”
1702098244
1702098245
[114]《庄子》,卷二,第177页。
1702098246
1702098247
——译按:《庄子·盗跖》:“小盗者拘,大盗者为诸侯。”
1702098248
1702098249
[115]《老子》,第30章、31章、57章、69章、74章、75章。
1702098250
1702098251
[116]《老子》,第44章。《庄子》,卷一,第167—170、390页;卷二,第149—165页。
1702098252
1702098253
[117]《庄子》,卷二,第153—154页。
1702098254
1702098255
——译按:《庄子·让王》:“道之真以治身。”
1702098256
1702098257
[118]《庄子》,卷一,第261页。
1702098258
1702098259
——译按:《庄子·应帝王》:“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1702098260
1702098261
[119]《老子》,第56章。
1702098262
1702098263
[120]《老子》,第5章;《庄子》,卷一,第332—333页。
1702098264
1702098265
[121]《老子》,第3章:“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1702098266
1702098267
[122]《庄子》,卷一,第305页。
1702098268
[
上一页 ]
[ :1.70209821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