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103371e+09
1702103371
1702103372 【注】  《朱注》:韶,舜乐。武,武王乐。
1702103373
1702103374 《正义》:以征伐取天下,故未尽善。
1702103375
1702103376 《集释》《论语补疏》:武王未受命,未及制礼作乐,以致太平,不能不有待于后人,故云未尽善。
1702103377
1702103378 【记】  这是难讲的一章。“美”与“善”究竟是什么关系,不清楚。“美”而不够“善”,是否指音乐“多杀伐之声”而不够优美悦耳?或是指艺术还缺乏对道德修养有更明确、直接的促进作用?但如果真要求如此,则常常是“善”而不“美”,从而也就没法通由审美而“储善”(见拙作《我的哲学提纲》)了。后世许多“助人伦、美教化”的文艺作品,包括理学家们的诗文,宣扬道德,暗寓天人,却大都是失败之作。善则善矣,未必美也。
1702103379
1702103380 3.26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1702103381
1702103382 【译】  孔子说:“坐在上级的位置,待人不宽厚;执行礼制,不庄重认真;遇到丧事,不悲哀。这还有什么可以看的?”
1702103383
1702103384 【注】  《朱注》:居上主于爱人,故以宽为本。为礼以敬为本,临丧以哀为本。既无其本,则以何者而观其所行之得失哉?
1702103385
1702103386 【记】  意思是说,这种人不足与为也。
1702103387
1702103388
1702103389
1702103390
1702103391 论语今读(最新增订版+《论语》索引) [:1702102452]
1702103392 论语今读(最新增订版+《论语》索引) 里仁第四
1702103393
1702103394 共二十六章
1702103395
1702103396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702103397
1702103398 【译】  孔子说:“居处在仁爱的邻居乡里中才是美。居处不选择仁,怎谈得上聪明智慧?”
1702103399
1702103400 【注】  《集释》郑曰:里者,民之所居也。居于仁者之里,是为善也。
1702103401
1702103402 【记】  非常具体。今日大陆的居民委员会如能自觉向这个方向发展,更为扩展其调解、协商、和睦、关怀、帮助邻里的功能,岂不是一种很好的组织形式?它可以突破原子个人主义和机械型集体主义的弊病,而起着稠密人际关系和人道情感的功能。
1702103403
1702103404 正因为以情为体,儒家总肯定此世间生活即为美、为善,不必硬去追求来世、彼岸或天国的美善。《楚辞·招魂》描写天上地下四面各方都是可怕的猛兽妖魔,不可居处,还是回到这块人间故土上来吧,似深受儒学影响,此乃“里仁为美”的深意。 我一直强调中国文化特征是“一个世界”,即这个充满人间情爱的现实世界,即以“里仁为美”也,而与其他文化的两个世界(天国—人间)颇不相同。
1702103405
1702103406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1702103407
1702103408 【译】  孔子说:“不仁的人,不能长期坚持在困苦环境中,也不能长期居处在安乐环境中。仁爱的人自然地实行仁,聪明的人敏锐地追求仁。”
1702103409
1702103410 【注】  《朱注》:利,犹贪也,盖深知笃好而必欲得之也。
1702103411
1702103412 《集释》《皇疏》:约,犹贫困也。……乐,富贵也。……禀性自仁者则能安仁也。……智者,谓识昭前境,而非性仁者也。利仁者,其见行仁者若于彼我皆利,则己行之。
1702103413
1702103414 【记】  这也就是孟子所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孔子说得委婉诚挚,孟子说得刚健高亢,时代有异,风格不同。“利仁”如参照《中庸》“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等,可作“必先利其器”(15.10章)之“锐利”解,各注多作“利益”、“利用”解,今不从。
1702103415
1702103416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702103417
1702103418 【译】  孔子说:“只有仁爱的人才能喜欢人,憎恶人。”
1702103419
1702103420 【注】  《朱注》游氏曰:好善而恶恶,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系而不能自克也。惟仁者无私心,所以能好恶也。
[ 上一页 ]  [ :1.70210337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