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106786e+09
1702106786
1702106787 15.6 子张 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 书诸绅。
1702106788
1702106789 【译】  子张问如何才能行得通?孔子说:“讲话忠诚信实,行为恭敬实在,即使到野蛮地区,也会行得通。讲话不忠诚信实,行为不恭敬实在,就是在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站起来就看见它们在前面,在车厢里就看见它在车前木板上,这样就行得通。”子张把它写记在腰带上。
1702106790
1702106791 【注】  《朱注》:犹问达之意也。
1702106792
1702106793 【记】  所谓野蛮地区也行得通,仍是强调“文化”的力量。本章与前之“闻”、“达”章,意思差不多。子张偏重外在事务,与曾参侧重内在修养确不一样,所以康有为表彰子张而批评曾参。所谓“参于前”,“倚于衡”,“书诸绅”,是为随时提醒自己不要忘记。
1702106794
1702106795 15.7 子曰:“直哉史鱼 !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1702106796
1702106797 【译】  孔子说:“正直呀,史鱼!国家太平,他像箭那样正直;国家危乱黑暗,他也像箭那样正直。君子呀,蘧伯玉!国家太平,就做官;国家危乱黑暗,就把自己收藏起来。”
1702106798
1702106799 【注】  《集释》《集解》包曰:卷而怀,谓不与时政,柔顺不忤于人。
1702106800
1702106801 《钱解》:卷,收义。怀,藏义。言可收而藏之也。
1702106802
1702106803 【记】  据史载,史鱼曾以尸谏,并见效。大概是孔子发此赞叹的原因之一。但孔子并非教条主义者,两种态度都赞赏。还可能更欣赏后者。这也再次说明“儒(进取)道(退隐)互补”在孔子那里就开了头。
1702106804
1702106805 15.8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702106806
1702106807 【译】  孔子说:“可以与之交谈而不谈,错过了人才;不可交谈而与之谈,浪费了语言。聪明人不错过人才,也不浪费语言。”
1702106808
1702106809 【注】  《正义》荀卿曰:礼恭然后可与言道之方。有争气者,勿与辩也。
1702106810
1702106811 【记】  生活的普通智慧。但并不容易做到,失言失人,固常见者。
1702106812
1702106813 15.9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702106814
1702106815 【译】  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苟全性命而损害仁,宁肯牺牲生命来完成仁。”
1702106816
1702106817 【注】  《康注》:仁者,近之为父母之难,远之为君国之急,大之为种族宗教文明之所系,小之为职守节义之所关。见危授命则仁成,隐忍偷生则仁丧。……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
1702106818
1702106819 【记】  这是流传至今的重要格言。可作道德的和超道德的解释。所谓“超道德”,就是指“仁”发自内心而可与宇宙交通;所谓“浩然之气”,“沛然而莫之能御”,均“集义所生”(孟子)的道德而超道德。照理学家说法,就是此心的“一点灵明”的扩而充之;这也就是脱弃俗情之“情—气”。道德家所言“天地有正气”,锻炼家所言“气功”,都是这个“气”。“杀身成仁”,正气犹在,也就不朽了。“志”古解作“知”,即有智慧的人,可见牺牲生命并非盲目情绪,而是自觉行为。这应与“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同读。
1702106820
1702106821 15.10 子贡 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702106822
1702106823 【译】  子贡问如何去实行“仁”?孔子说:“工匠要干好他的制作,必先磨锐他的工具。住在一个国家里,就要事奉有贤德的官长,结交那些有仁德的知识分子。”
1702106824
1702106825 【注】  《集释》《集解》孔曰:言工以利器为用,人以贤友为助。
1702106826
1702106827 【记】  亦可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1.15章),“朋友切切偲偲”(13.28章)同读。
1702106828
1702106829 15.11 颜渊 问为邦。子曰:“行夏 之时,乘殷 之辂,服周 之冕,乐则韶 舞。放郑 声,远佞人。郑 声淫,佞人殆。”
1702106830
1702106831 【译】  颜回问如何建立国家制度?孔子说:“用夏朝的历法,坐商朝的车子,戴周朝的礼帽,采用舜的音乐,舍弃郑国的曲调,疏远光讲好话的人。郑国的曲调过分,光讲好话的人危险。”
1702106832
1702106833 【注】  《集释》:子于四代之乐独于韶、武有尽美之论。《皇疏》:韶舞,舜乐也。《丹铅总录》:淫者,过也。陈启源《毛诗·稽古篇》:淫者,过也,非专指男女之欲也。言过其常度耳。沉溺而忘返,故曰淫也。《乐记》:世乱则礼慝而乐淫,是故其声哀而不庄,乐而不安,慢易以犯节,流湎以忘本。
1702106834
1702106835 《钱解》:为者创制义,盖制作礼乐,革命兴新之义皆涵之,与普通问治国之方有辨。
[ 上一页 ]  [ :1.70210678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