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107266e+09
1702107266
1702107267 【记】  孔学并无秘传,而孔子也不偏私。“远”,即有距离,当然不是指疏远儿子,而是指不特别亲热、亲密,其实父子之间经常如此。《礼记·曲礼上》“君子抱孙不抱子”,古代“父子不同席”、“父不教子”等,则均“昭穆”制(《礼记·祭礼》)祖孙近,父子远,婚姻——继承之远古氏族旧制之遗痕也。
1702107268
1702107269 16.14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1702107270
1702107271 【杨译】
1702107272
1702107273 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她自称为小童;国内的人称她为君夫人,但对外国人便称她为寡小君;外国人称她也为君夫人。
1702107274
1702107275 【注】  《朱注》吴氏曰:凡语中所载如此类者,不知何谓。或古有之,或夫子尝言之,不可考也。
1702107276
1702107277
1702107278
1702107279
1702107280 论语今读(最新增订版+《论语》索引) [:1702102465]
1702107281 论语今读(最新增订版+《论语》索引) 阳货第十七
1702107282
1702107283 共二十六章
1702107284
1702107285 17.1 阳货 欲见孔子 ,孔子 不见,归孔子 豚。
1702107286
1702107287 孔子 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1702107288
1702107289 遇诸途。
1702107290
1702107291 谓孔子 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1702107292
1702107293 孔子 曰:“诺,吾将仕矣。”
1702107294
1702107295 【译】  阳货想会见孔子,孔子没见。他便送一只蒸小猪给孔子。
1702107296
1702107297 孔子趁他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
1702107298
1702107299 结果在路上碰上了。
1702107300
1702107301 阳货对孔子说:“来,我和你说话。”接着说:“有一身本领却让国家处于迷惑状态,叫作仁心吗?”孔子说:“不可以。”“想做事又屡次放过机会,这叫作聪明吗?”孔子说:“不可以。”“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年岁不饶人呀。”
1702107302
1702107303 孔子说:“对,我就要出来做官了。”
1702107304
1702107305 【注】  《朱注》:阳货之欲见孔子。……欲使助己为乱耳。故孔子不见,义也;其往拜者,礼也。
1702107306
1702107307 《集释》《集解》马曰:言孔子不仕,是怀宝也。知国不治而不为政,是迷邦也。日月逝,年老,岁月已往,当急仕也。
1702107308
1702107309 《杨注》:“归”同“馈”,赠送也。《孟子·滕文公下》对这事有一段说明。他说,当时,“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阳货便利用这一礼俗,趁孔子不在家,送一只蒸熟了的小猪去。孔子也就趁阳货不在家才去登门拜谢。
1702107310
1702107311 【记】  阳货是把持季氏家族实权的人。“不见”是躲避。但按照礼制,必须回拜,大概此人很不好惹,于是趁他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不巧在路上又碰上了,只好忍受奚落,唯唯诺诺,勉强应对,相当狼狈。孔子这样低声下气,忍气吞声,是为了保身全生,免遭伤害吗?不可知也。也许这就是孔老夫子的“权”(灵活性)?也不可知。在子路,大概就不干。有人硬要为“圣人”辩护,说“愈雍容不迫,而愈刚直不诎,此其所以为时中之妙也”(胡炳文《四书通》),牵强得很。
1702107312
1702107313 17.2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702107314
1702107315 【译】  孔子说:“人性本相接近,习俗使之遥远。”
[ 上一页 ]  [ :1.70210726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