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13826e+09
1702138260
1702138261 【原文】
1702138262
1702138263 10·15
1702138264
1702138265 问(1)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2)。
1702138266
1702138267 【注释】
1702138268
1702138269 (1)问:问候。古代人在问候时往往要致送礼物。
1702138270
1702138271 (2)再拜而送之:在送别客人时,两次拜别。
1702138272
1702138273 【译文】
1702138274
1702138275 (孔子)托人向在其他诸侯国的朋友问候送礼,便向受托者拜两次送行。
1702138276
1702138277 【评析】
1702138278
1702138279 以上6章中,记载了孔子举止言谈的某些规矩或者习惯。他时时处处以正人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尽量符合礼的规定。他认为,“礼”是至高无上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那么,一投足、一举手都必须依照礼的原则。这一方面是孔子个人修养的具体反映,一方面也是他向学生们传授知识和仁德时所身体力行的。
1702138280
1702138281 【原文】
1702138282
1702138283 10·16
1702138284
1702138285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1702138286
1702138287 【译文】
1702138288
1702138289 季康子给孔子赠送药品,孔子拜谢之后接受了,说:“我对药性不了解,不敢尝。”
1702138290
1702138291 【原文】
1702138292
1702138293 10·17
1702138294
1702138295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1702138296
1702138297 【译文】
1702138298
1702138299 马棚失火烧掉了。孔子退朝回来,说:“伤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怎么样。
1702138300
1702138301 【评析】
1702138302
1702138303 孔子家里的马棚失火被烧掉了。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后,首先问人有没有受伤。有人说,儒家学说是“人学”,这一条可以作佐证材料。他只问人,不问马,表明他重人不重财,十分关心下面的人。事实上,这是中国自古以来人道主义思想的发端。
1702138304
1702138305 【原文】
1702138306
1702138307 10·18
1702138308
1702138309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1),必熟而荐(2)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 上一页 ]  [ :1.7021382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