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13907e+09
1702139070
1702139071 【原文】
1702139072
1702139073 12·2
1702139074
1702139075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2)。”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3)斯语矣。”
1702139076
1702139077 【注释】
1702139078
1702139079 (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
1702139080
1702139081 (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诸侯统治的国家。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
1702139082
1702139083 (3)事:从事,照着去做。
1702139084
1702139085 【译文】
1702139086
1702139087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1702139088
1702139089 【评析】
1702139090
1702139091 这里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仲弓论说“仁”的一段话。他谈到了“仁”的两个内容。一是要他的学生事君使民都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做到了这两点,就向仁德迈进了一大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成为后世遵奉的信条。
1702139092
1702139093 【原文】
1702139094
1702139095 12·3
1702139096
1702139097 司马牛(1)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2)。”曰:“其言也讱,斯(3)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1702139098
1702139099 【注释】
1702139100
1702139101 (1)司马牛:姓司马名耕,字子牛,孔子的学生。
1702139102
1702139103 (2)讱:音rèn,话难说出口。这里引申为说话谨慎。
1702139104
1702139105 (3)斯:就。
1702139106
1702139107 【译文】
1702139108
1702139109 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仁人说话是慎重的。”司马牛说:“说话慎重,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
1702139110
1702139111 【评析】
1702139112
1702139113 “其言也讱”是孔子对于那些希望成为仁人的人所提要求之一。“仁者”,其言行必须慎重,行动必须认真,一言一行都符合周礼。所以,这里的“讱”是为“仁”服务的,为了“仁”,就必须“讱”。这种思想与本篇第1章中所说:“克己复礼为仁”基本上是一贯的。
1702139114
1702139115 【原文】
1702139116
1702139117 12·4
1702139118
1702139119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 上一页 ]  [ :1.7021390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