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139485
【评析】
1702139486
1702139487
曾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以文章学问作为结交朋友的手段,以互相帮助培养仁德作为结交朋友的目的。这是君子之所为。以上这两章谈的都是交友的问题,事实上在五伦当中,儒家对于朋友这一伦还是比较重视的。
1702139488
1702139489
1702139490
1702139491
1702139492
1702139493
1702139495
论语 子路篇第十三
1702139496
1702139497
【本篇引语】
1702139498
1702139499
《子路》篇共有30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欲速则不达”;“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言必信,行必果”;“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本篇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其中有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1702139500
1702139501
【原文】
1702139502
1702139503
13·1
1702139504
1702139505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1)。”请益(2)。曰:“无倦(3)。”
1702139506
1702139507
【注释】
1702139508
1702139509
(1)先之劳之:先,引导,先导,即教化。之,指老百姓。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劳。
1702139510
1702139511
(2)益:请求增加一些。
1702139512
1702139513
(3)无倦:不厌倦,不松懈。
1702139514
1702139515
【译文】
1702139516
1702139517
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劳。”子路请求多讲一点。孔子说:“不要懈怠。”
1702139518
1702139519
【原文】
1702139520
1702139521
13·2
1702139522
1702139523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1),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2)?”
1702139524
1702139525
【注释】
1702139526
1702139527
(1)有司:古代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
1702139528
1702139529
(2)诸:“之乎”二字的合音。
1702139530
1702139531
【译文】
1702139532
1702139533
仲弓做了季氏的家臣,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先责成手下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让他们各负其责,赦免他们的小过错,选拔贤才来任职。”仲弓又问:“怎样知道是贤才而把他们选拔出来呢?”孔子说:“选拔你所知道的,至于你不知道的贤才,别人难道还会埋没他们吗?”
1702139534
[
上一页 ]
[ :1.70213948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