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139750
1702139751
【原文】
1702139752
1702139753
13·16
1702139754
1702139755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1702139756
1702139757
【译文】
1702139758
1702139759
叶公问孔子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使近处的人高兴,使远处的人来归附。”
1702139760
1702139761
【原文】
1702139762
1702139763
13·17
1702139764
1702139765
子夏为莒父(1)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702139766
1702139767
【注释】
1702139768
1702139769
(1)莒父:莒,音jǔ。鲁国的一个城邑,在今山东省莒县境内。
1702139770
1702139771
【译文】
1702139772
1702139773
子夏做莒父的总管,问孔子怎样办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1702139774
1702139775
【评析】
1702139776
1702139777
“欲速则不达”,贯穿着辩证法思想,即对立着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孔子要求子夏从政不要急功近利,否则就无法达到目的;不要贪求小利,否则就做不成大事。
1702139778
1702139779
【原文】
1702139780
1702139781
13·18
1702139782
1702139783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1)有直躬者(2),其父攘羊(3),而子证(4)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1702139784
1702139785
【注释】
1702139786
1702139787
(1)党:乡党,古代以五百户为一党。
1702139788
1702139789
(2)直躬者:正直的人。
1702139790
1702139791
(3)攘羊:偷羊。
1702139792
1702139793
(4)证:告发。
1702139794
1702139795
【译文】
1702139796
1702139797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告发了父亲。”孔子说:“我家乡的正直的人和你讲的正直人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
1702139798
1702139799
【评析】
[
上一页 ]
[ :1.7021397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