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141396e+09
1702141396
1702141397 【译文】
1702141398
1702141399 孔子说:“言辞只要能表达意思就行了。”
1702141400
1702141401 【原文】
1702141402
1702141403 15·42
1702141404
1702141405 “师冕(1)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2)师之道也。”
1702141406
1702141407 【注释】
1702141408
1702141409 (1)师冕:乐师,这位乐师的名字是冕。
1702141410
1702141411 (2)相:帮助。
1702141412
1702141413 【译文】
1702141414
1702141415 乐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沿,孔子说:“这儿是台阶。”走到坐席旁,孔子说:“这是坐席。”等大家都坐下来,孔子告诉他:“某某在这里,某某在这里。”师冕走了以后,子张就问孔子:“这就是与乐师谈话的道吗?”孔子说:“这就是帮助乐师的道。”
1702141416
1702141417  
1702141418
1702141419
1702141420
1702141421
1702141422 论语 [:1702132519]
1702141423 论语 季氏篇第十六
1702141424
1702141425 【本篇引语】
1702141426
1702141427 《季氏》篇包括14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生而知之”;“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本篇主要谈论的问题包括孔子及其学生的政治活动、与人相处和结交时注意的原则、君子的三戒、三畏和九思等。
1702141428
1702141429 【原文】
1702141430
1702141431 16·1
1702141432
1702141433 季氏将伐颛臾(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2)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3),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4)有言曰:‘陈力就列(5),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6)矣?且尔言过矣,虎兕(7)出于柙(8),龟玉毁于椟(9)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10)。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11)。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12)之内也。”
1702141434
1702141435 【注释】
1702141436
1702141437 (1)颛臾:音zhuān yú,鲁国的附属国,在今山东省费县西。
1702141438
1702141439 (2)有事:指有军事行动,用兵作战。
1702141440
1702141441 (3)东蒙主:东蒙,蒙山。主,主持祭祀的人。
1702141442
1702141443 (4)周任:人名,周代史官。
1702141444
1702141445 (5)陈力就列:陈力,发挥能力,按才力担任适当的职务。
[ 上一页 ]  [ :1.70214139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