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145263e+09
1702145263 然后,周太史又解释另外几个卦象的象征意义。坤,象征着土;巽,象征着风;乾,象征着天。有人可能会问:怎么凭空又多出来这么几个卦呀?这可不是凭空多出来的,前边讲过,一个六爻构成的卦可以分为上下两个三爻卦,所以,观卦可以分为下边一个坤卦和上边一个巽卦,否卦也可以分为下边一个坤卦和上边一个乾卦。这在有些版本的《周易》里会写作:观,坤下巽上;否,坤下乾上。
1702145264
1702145265 如果用象征物来替换一下,那就是:观卦,土在下,风在上;否卦,土在下,天在上。
1702145266
1702145267 先看观卦,现在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使劲想象这个场景:下边是土,上边是风,你能从中联想到什么?
1702145268
1702145269 我先想几个。
1702145270
1702145271 联想之一:我在扫院子,把土扫在了一堆,正要找簸箕来撮,突然刮起一阵风……完了,我刚才白忙了,还得重新打扫。
1702145272
1702145273 联想之二:一片黄土,没有草,没有树,也没有河流,一阵狂风吹来,把土刮上了天。土跟着风在天上飞呀飞,突然看到一座城市,很是繁荣。土和风商量说:“兄弟,我看这儿不错,你给踩一脚,我就在这儿下了。”
1702145274
1702145275 风一踩刹车,几百万吨黄土就倾泻到北京城了,北京人管这叫“沙尘暴”。再看天上,也许是为了纪念张国荣,所以“风继续吹,不忍远离”,还一路吆喝着:“清河,小营,回龙观,两块两块……”
1702145276
1702145277 可人家周太史不是这么联想的。周太史说:“风在天上吹,土在地上堆,这是什么?这是山。”原文是:“风为天于土上,山也。”也可以解释成:“观卦上边的那个巽卦变成了否卦上边的乾卦,巽卦为风,乾卦为天,所以是风变为天;观卦下边的坤卦不变,观卦和否卦下边都是坤卦。结合起来看,就是上边的风变为天,下边还是土,这是什么?这是山。”
1702145278
1702145279 不管两种解释的哪一种,我们是不是很难看出来为什么搞出来个“山”,我反正绞尽脑汁也联想不出“山”的意象来。
1702145280
1702145281 这个“山”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1702145282
1702145283 如果不是周太史的想象力过于丰富或者《左传》记载有误的话,那么,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周太史在这里用到了“互体”。
1702145284
1702145285 虽然没有几个《周易》专家认为“互体”是可靠的,或者说是确实存在的,但在这个案例当中,如果不引进“互体”的概念,恐怕很难解释出来周太史为什么会搞了个“山”出来。
1702145286
1702145287 所谓“互体”,就是说卦中有卦,在一个六爻构成的卦里,我们已经知道,下三爻构成内卦,上三爻构成外卦,然而,二、三、四爻还会构成一个“互体”的内卦,三、四、五爻还会构成一个“互体”的外卦。在观卦当中,三、四、五爻所构成的“互体”卦就是一个艮卦,而艮卦一般是象征山的。周太史所谓的“山”,就是来自于这个艮卦。
1702145288
1702145289
1702145290
1702145291
1702145292 图16 观卦的互体
1702145293
1702145294 有了这个“山”了,周太史下边就说:“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于是乎居土上,故曰:‘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所谓“有山之材”,是说山上物产丰富:山是个好地方,有山林,也有矿藏。既然有了这么多山上的物产,“而照之以天光”,这就把“光”给联系上了,是说天上的光芒照耀着山里的丰富物产。“于是乎居土上”,这话很让人费解,从字面看就是接着上文说“于是就居住在土地上”,嗯,总好像讲不太通似的。想来整句话大致的意思是:山上有丰富的物产,又有日月的光芒照射,山是坐落在大地之上的。周太史从这三点再推出一个结论说:“这就叫‘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1702145295
1702145296 费解是不是?
1702145297
1702145298 “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这句话我在前边已经作了解释,如果用我前面的解释,却和周太史的这番话调和不到一起。如果硬往一块儿捏,那周太史的话就应该是这样的:“山上有丰富的物产,又有日月的光芒照射,山是坐落在大地之上的。所以爻辞才说:‘出国观光,适合做国君的贵宾。’”——这里有个矛盾,是在对“光”字的解释上,这个“光”,到底是一国的风光呢,还是日光和月光?而且,周太史的这句话的因果关系也不很明确:因为“山上有丰富的物产,又有日月的光芒照射,山是坐落在大地之上的”,所以“出国观光,适合做国君的贵宾”。这个“因为”和“所以”之间怎么看怎么都没有因果关系啊!
1702145299
1702145300 还有一个文字上的小问题:这里的“利用宾于王”可能是传抄的时候多出来的,周太史这几句话只是解释“观国之光”的,下面才接着解释“利用宾于王”。不过这倒无关大局,我们接着往下看。
1702145301
1702145302 周太史说:“庭实旅百,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故曰:‘利用宾于王。’”——这会儿才解释“利用宾于王”。
1702145303
1702145304 什么叫“庭实旅百”?那时候外交访问,到人家的宫廷之后要把礼物陈列在庭院当中,这就叫“庭实”;“旅”的意思是“陈列”,“百”是形容东西很多。
1702145305
1702145306 “奉之以玉帛”,这是说“庭实”都是一些好玩意,比如玉呀、帛呀这些值钱的东西。这里又体现着卦的象征意义:乾卦已经在前边象征过天了,现在又被用来象征金玉;坤卦也已经在前边象征过土了,现在又被用来象征帛。这些象征内容在“十翼”的《说卦》里是有详细记载的。而且,正如我前边所说的,只要你把握住卦的象征原则,宇宙万物全可以在八个卦里找到对应的象征表现。
1702145307
1702145308 “天地之美具焉”,这是说外交活动送的礼物又丰富又值钱,什么好东西都有了。
1702145309
1702145310 于是,最后得出结论是:“适合做君王的贵宾。”嗯,这个因果关系倒是讲得通的。
1702145311
1702145312 现在我们先假定周太史到现在为止推论得全都无懈可击,那么,下边的问题是,这卦不是给小陈完算的嘛,怎么说来说去最后又说到陈完的后代去了呢,这又是怎么推出来的呢?
[ 上一页 ]  [ :1.70214526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