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145565e+09
1702145565
1702145566 下一句话可十分惊人:“卒以馁死。”这是说叔孙穆子将来会是饿死的——我们倒是看出来了这小子会挨饿,可没推出来他会饿死。
1702145567
1702145568 卜楚丘下面就来解释卦象了,他的第一句话就够让我们琢磨的。他说:“明夷为日。”
1702145569
1702145570 日,日是什么?是太阳还是一天,或者是句脏话?
1702145571
1702145572 再说了,明夷不是鸟吗?即便按另一种权威说法,明夷也是“光明受到伤害”呀。
1702145573
1702145574 搞不清了,一个人一个说法,咱们就先听卜楚丘的吧,明夷是“日”。
1702145575
1702145576 下面,“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这就更让人糊涂了,“日”怎么还有个“数”呢?有人说上古时期天上有十个太阳,所以“日之数十”。不管怎么样,反正“日”是有个数字的,这个数字是“十”,所以,人们根据这个“十”把一天的时间分成了十个单位,这就是“故有十时”。
1702145577
1702145578 可是,一天怎么会被分成十个时间单位呢,不是十二个吗?一般都知道古代计时用的是十二个地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可是,如果再往早了说,古人用的其实不是十二地支,而是十个天干,一天的时间是被分成十份的;不过,还有人说一天分成十份不假,可不是用十个天干来分,而是用另外一套计时单位。这太复杂了,我就不多讲了,你喜欢哪个答案就信哪个好了。
1702145579
1702145580 “日”不知道为什么有了个具有属性色彩的数字“十”,人们又据此把一天分成了十个小时,这还没完,人类也被一一对应着分为十个阶级,这就是“亦当十位”。
1702145581
1702145582 哪十个阶级呢?两千多年前的职业占卜师肯定不会把平民百姓放在第一位的,他说:“自王以下,其二为公,其三为卿。”也就是说:最高的是王,其次是公,第三是卿,第四以下他没说。
1702145583
1702145584 读《周易》及其相关文献的时候我经常感到迷惑,不知道这套东西该如何适用于现代社会,如果单是“日之数十,故有十时”,我们倒还可以把现在的一天二十四个小时换算成古代的十个小时,这只是个技术问题,可对应的十个阶级又该到哪里去找呢?如果找不来,这卦又该怎么往下推演呢?
1702145585
1702145586 “日上其中,食日为二,旦日为三。”——哦,看到这里,才能明白前边的话。这句是说:太阳一天的运行,黎明前的黑暗是第一阶段,这时候太阳还藏在地底下,这段时间叫做“日上”;黎明是第二阶段,叫做“食日”;日出是第三阶段,叫做“旦日”。原来,一日的“十时”卜楚丘就是这么分的。
1702145587
1702145588 “明夷之谦,明而未融,其当旦乎,故曰‘为子祀’。”这句落到了具体的卦象上,是说:明夷卦变为谦卦,阳光熹微,看来相当于第三阶段的“旦日”,所以从中推论出叔孙穆子将来能够回来做他老爸的接班人。
1702145589
1702145590 不知道这位叔孙庄叔老爹听没听懂卜楚丘这个推论,反正我一下子还真听不懂,他说的虽然有“因为”、有“所以”,可看不出因果关系啊!难道这也属于蝴蝶效应,一只南美洲蝴蝶扇动翅膀导致了加勒比海的一场飓风?
1702145591
1702145592 这个因果关系其实倒没有蝴蝶效应那么曲折复杂,只需要稍微绕一绕弯子:前边讲过,明夷卦内卦为离、外卦为坤,离卦象征火、象征太阳,坤卦象征大地,所以联系起来看,就是太阳在下,大地在上。明夷卦变为谦卦,谦卦是内卦为艮,外卦为坤,也就是说,外卦和明夷卦是一样的,都是坤卦,内卦变成了象征山的艮卦。但卜楚丘这段推论好像和谦卦没什么关系,完全是在从明夷卦来作阐发。明夷卦的卦象是太阳在下,大地在上,太阳正要从地平线上露头,这正是一天十个阶段中的第三个阶段:旦日。前边已经讲过,一天的十个阶段又和人世间的十个阶级一一对应,“旦日”是第三阶段,所以对应的是第三等级,这就是“卿”。叔孙庄叔老爹是叔孙氏的老大,在鲁国为卿,儿子如果算出来将来也做卿,那自然就是做了老爸的继承人。当时可是世袭制啊。
1702145593
1702145594 看看,一解释清楚了,你会发现卜楚丘的推论还是很合逻辑的。
1702145595
1702145596 卜楚丘继续解释:“日之《谦》,当鸟,故曰‘明夷于飞’。”——看来卜楚丘用的《周易》和我们用的是同一个版本,而且总体上的占断方法也是一样的,他也在用明夷卦初九爻的爻辞来判断吉凶。
1702145597
1702145598 我们把他这句话的结构重新厘清一下,也就是:因为“日之《谦》,当鸟”,所以“明夷于飞”。
1702145599
1702145600 又是一个因果关系,又看不出来到底因果在何处。
1702145601
1702145602 一种权威解释是:明夷卦的内卦离卦象征太阳(日),也象征鸟,当明夷卦变为谦卦的时候,离卦也就跟着变为了谦卦的内卦艮卦,在这种情况下“日光不足”,所以离卦就不象征太阳了,而是象征鸟了。
1702145603
1702145604 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会“日光不足”,也许是艮卦象征山,山把太阳挡住了吧?反正是离卦改成象征鸟了,鸟又是会飞的,所以爻辞说“明夷于飞”。——真够绕的!
1702145605
1702145606 然后,卜楚丘说:“明之未融,故曰‘垂其翼’。”——这是解释爻辞“垂其翼”是怎么回事。
1702145607
1702145608 “融”字一般解释为“明亮”,或者是“高”,不过,如果是用来形容太阳,“明亮”和“高”其实也差不多,太阳升得高了也就比较明亮嘛,除非是阴天。所以,“明之未融”是说太阳虽然有一点儿亮光了,但是还没有升高,还不太亮。再联系起“垂其翼”,这个因果关系就是:太阳不太高、不太亮,所以说“垂着它的翅膀”。——这好像讲不大通哦?
1702145609
1702145610 古人也有把太阳当成鸟的,我们如果把明夷当做“太阳鸟”,上下文倒是容易讲得通了。
1702145611
1702145612 再往下看,卜楚丘又说:“象日之动,故曰‘君子于行’。”——他还是在解释明夷卦的初九爻辞,大概是说:太阳鸟飞呀飞,垂着翅膀飞不高,这正象征着太阳的运行,而算卦的君子也会和这只太阳鸟一样,走呀走,走得很辛苦。
1702145613
1702145614 既然走得很辛苦,会不会饿肚子呢?卜楚丘说:“当三在旦,故曰‘三日不食’。”——这是解释爻辞里那句“三日不食”是怎么回事。刚才不是知道了太阳运行的位置是在十个阶段中的第三阶段吗,那个阶段叫做“旦日”,把“第三阶段”和“旦日”联系起来,得出的结论就是:“三天没饭吃。”——不好意思,我实在想不明白他老人家这一步是怎么推出来的,存疑好了。
[ 上一页 ]  [ :1.70214556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