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145500
记性好的同学会觉得奇怪了:不对呀,刚才介绍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的时候好像不是这样解释明夷的呀?
1702145501
1702145502
咱们找个权威注本来看看吧。嗯,魏人王弼作注、唐人孔颖达作疏的《周易正义》当得起是权威中的权威,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个本子把明夷的“夷”解释为“伤”,“明夷”连起来意思就是“光明受到伤害”。应在人事上,意味着贤臣在下,昏君在上。比如岳飞和宋高宗的关系大概就算“明夷”。
1702145503
1702145504
这个解释倒不是毫无根据,因为“夷”通假为“痍”,也就是“伤”的意思,我们现在不是还会用到一个词叫“满目疮痍”吗?而且,在明夷卦的爻辞里,就有“夷于左股”的说法,意思是左腿受了伤。
1702145505
1702145506
可是,如果较真的话,“明”表示“光明”,“夷”表示“受伤”,连起来是“光明受到伤害”,这种行文风格实在古怪,在古代文献里恐怕很难找到类似的用法。而“夷于左股”却是很符合古文习惯的。
1702145507
1702145508
退一步说,不较这个真,就当“明夷”就是“光明受到伤害”,那么,《周易正义》又怎么解释“明夷于飞”呢?难道会是“光明受到伤害飞”?
1702145509
1702145510
“明夷于飞”后边还有个“垂其翼”,意思是“垂下翅膀”。如果明夷是一种鸟,那这句爻辞还真好解释:明夷鸟在天上飞,可飞的样子很古怪,不是展翅而飞,而是垂着翅膀在飞。
1702145511
1702145512
可如果明夷不是鸟,爻辞怎么能解释通呢?
1702145513
1702145514
《周易正义》还真就解释通了。
1702145515
1702145516
为什么很多东西都要强调“信则灵”?因为只要你信,你就总有办法把问题给圆上。
1702145517
1702145518
再荒诞不经的话也能圆上。
1702145519
1702145520
比如我说:“昨天太阳是从西边升起来的。”
1702145521
1702145522
难道我说得不对吗?我可是熊大师哎,熊大师的话就是真理哎!
1702145523
1702145524
所以我的话不会有错,如果你站在某个外星球上观察地球和太阳,你就会发现,昨天太阳的确是从西边升起来的。
1702145525
1702145526
然后你的工作就是要认真论证出到底要在哪个星球上观察才会得出这个结论。
1702145527
1702145528
其实还有更简单的办法。你可以说:“熊大师的话其实是一个比喻,太阳当然不可能从西边升起来,但是,熊大师是在启发我们,所谓的‘东’和‘西’不过都是人为规定的概念,如果人类一开始把‘西’称做‘东’,把‘东’称做‘西’,那太阳不就是从西边升起的吗?所以,熊大师这是在用比喻给我们以深刻的启发,帮助我们认清后天概念的窠臼,拓展我们的眼界,开阔我们的思路。”
1702145529
1702145530
如果想赶赶时髦,你还可以说:“熊大师是用比喻来为我们解说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什么是‘解构主义’,我们之所以会认为太阳从东方升起,那是因为我们有‘中心’的观念,而解构主义让我们‘去中心’,告诉我们这其实是一个多中心、多元的世界,你的东也许就是我的西,我的东也许就是他的西……”
1702145531
1702145532
看,可以有无限多的解释来证明我熊大师的话是千真万确的,但事实也许只是:我那天喝高了,舌头不利索。
1702145533
1702145534
话说回来,《周易正义》是怎么解释“光明受到伤害飞”的呢?
1702145535
1702145536
答案是:这是一个比喻。在昏君的统治之下,世界一片黑暗——实在太可怕了啊,伏地魔的爪牙无处不在,而势单力孤的哈利·波特就像一只无助的双翼低垂的鸟儿,胆战心惊地四处流浪。
1702145537
1702145538
看,“这是一个比喻”,问题就完满解决了。
1702145539
1702145540
但是,也早有专家对此表示怀疑,再联系明夷卦里其他几句爻辞来看,明夷这东西怎么看怎么像是一种鸟的名字。《周易》这书啊,专家们各执一词,谁也说不服谁。如果你一定要个答案,那就相信熊大师话,把明夷当做是一种鸟好了,而且,还要把标点点成“明夷于飞,垂其翼”,而不是“明夷,于飞垂其翼”。
1702145541
1702145542
那么,我们就算搞清了“明夷于飞,垂其翼”的意思:明夷鸟儿飞呀飞,一双翅膀低低垂。
1702145543
1702145544
再解决下面这句:“君子于行,三日不食。”这句容易理解:君子走啊走,三天没吃饭。这里的君子不是泛泛而指,而是指这一卦所算的这个人,在本例中就是叔孙穆子。
1702145545
1702145546
如果我们认真一点儿的话,可以想想春秋时期的古文里“食”字有没有这种作不及物动词的用法。嗯,《左传》里就有,恰好还和这句的意思差不多,叫做“不食三日”。那么,这个小问题就算解决了吧。
1702145547
1702145548
如果你读过《诗经》,就会觉得“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这句话很有《诗经》的风格,比如先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然后一转,再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现在的不少民歌也经常用到这种手法。如果这样联系起来,那就是说,“明夷于飞,垂其翼”和“君子于行,三日不食”可能也有这种关系,那么,从比较容易理解的“君子走啊走,三天没吃饭”就可以反推出“明夷于飞,垂其翼”的意思应该是“明夷鸟飞呀飞,垂头又丧气”。也就是说,明夷鸟之所以垂着翅膀是因为它飞累了,而且肚子饿了。
1702145549
[
上一页 ]
[ :1.702145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