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171788
胡氏炳文曰:前言乾坤之易简,此言乾坤之所以为易简,盖乾之德行,所以恒易者,何也?乾,天下之至健也,坤之德行,所以恒简者。何也?坤,天下之至顺也。
1702171789
1702171790
蔡氏清曰:天下之至健,天下之至顺,犹《中庸》云“天下至诚”、“天下至圣”相似,皆以人言,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此天下之至健者也,安贞之吉,“应地无疆”,此天下之至顺者也。
1702171791
1702171792
能说诸心,能研诸侯之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
1702171793
1702171794
【本义】 “侯之”二字衍,“说诸心”者,心与理会,乾之事也。“研诸虑”者,理因虑审,坤之事也。“说诸心”,故有以定吉凶;“研诸虑”,故有以成亹亹。
1702171795
1702171796
【集说】 张子曰:易简故能说诸心,知险阻故能研诸虑。
1702171797
1702171798
朱氏震曰:简易者我心之所固有,反而得之,能无说乎,以我所有,虑其不然,能无研乎。
1702171799
1702171800
《朱子语类》云:能说诸心,能研诸虑,方始能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凡事见得通透了,自然欢说,既说诸心,是理会得了,于事上更审一审,便是研诸虑,研是吏去研磨,定天下之吉凶,是剖判得这事,成天下之亹亹,是作得这事业。
1702171801
1702171802
张氏拭曰:心之说也,不忤子理,虑之研也,不昧于事,则得者为吉,失者为凶,吉凶既定,则凡勉于事功者,莫不弘之不息以成其功矣。
1702171803
1702171804
谷氏家杰曰;能说诸心,能研诸虑,二能字应下成能之能,见此理人人具有,唯圣人能说能研耳。
1702171805
1702171806
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来。
1702171807
1702171808
【本义】 “变化云为”,故象事可以知器,“吉事有祥”,故占事可以知来。
1702171809
1702171810
【集说】 苏氏轼曰:言易简者无不知也。
1702171811
1702171812
《朱子语类》:问:有许多“变化云为”,又吉事皆有休祥之应,所以象事者于此而知器,占事者于此而知来。曰:是。
1702171813
1702171814
何氏楷曰:凡人事之与吉逢者,其先必有祥兆,天人相感,志一之动气也,圣人作《易》,正以迪人于吉,故独以吉事言之,与吉之先见同义。
1702171815
1702171816
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
1702171817
1702171818
【本义】 “天地设位”,而圣人作《易》以成其功,于是“人谋鬼谋”,虽百姓之愚,皆得以与其能。
1702171819
1702171820
【集说】 《朱子语类》云:“天地设位”四句,说天人合处,“天地设位”,使圣人成其功能,“人谋鬼谋”,则虽百姓亦可与其能,成能与与能,虽大小不同,然亦是小小底造化之功用。
1702171821
1702171822
胡氏炳文曰:圣人成天地所不能成之能,百姓得以与圣人所已成之能也。
1702171823
1702171824
蔡氏清曰:凡卜筮问《易》者,先须谋诸人,然后乃可问《易》,虽圣人亦然,故《洪范》曰:“谋及卿士,谋及庶人,然后曰谋及卜筮。”又曰:“联志先定,询谋佥同,然后鬼神其依,龟筮协从是也。”
1702171825
1702171826
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
1702171827
1702171828
【本义】 象,谓卦画。爻彖,谓卦爻辞。
1702171829
1702171830
【集说】 崔氏憬曰:伏羲始画八卦,因而重之,以备万物而告于人也。爻,谓爻下辞。象,谓卦下辞。皆是圣人之情,见乎系辞,而假爻象以言,坟曰“爻彖以情言”,六爻刚柔相推,而物杂居,得理则吉,失理刚凶,故“吉凶可见”也。
1702171831
1702171832
蔡氏清曰:八卦以象告,则刚柔杂居矣,爻彖以情言,则吉凶可见矣。
1702171833
1702171834
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
1702171835
1702171836
【本义】 不相得,谓相恶也,凶害悔吝,皆由此生。
1702171837
[
上一页 ]
[ :1.70217178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