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174131
1702174132
此外还有许多书,名为是孔子作的,其实都是后人依托的,例如一部《孝经》,称孔子为“仲尼”,称曾参为“曾子”,又夹许多“诗云”、“子曰”,可见决不是孔子作的。《孝经·钩命诀》说的“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的话,也是汉人假造的诳语,决不可信。
1702174133
1702174134
一部《论语》虽不是孔子作的,却极可靠、极有用。这书大概是孔门弟子的弟子们所记孔子及孔门诸子的谈话议论。研究孔子学说的人,须用这书和《易传》、《春秋》两书参考互证,此外便不可全信了。
1702174135
1702174136
孔子本有志于政治改良,所以他说:
1702174137
1702174138
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1702174139
1702174140
又说:
1702174141
1702174142
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1702174143
1702174144
1702174145
1702174146
1702174147
孔子像,出自明·天然撰《历代古人像赞》。
1702174148
1702174149
后来他见时势不合,没有政治改良的机会。所以专心教育,要想从教育上收效。他深信教育功效最大,所以说“有教无类”,又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史记》说他的弟子有三千之多。这话虽不知真假,但是他教学几十年,周游几十国,他的弟子定必不少。
1702174150
1702174151
孔子的性情德行,是不用细述的了。我且引他自己说自己的话:
1702174152
1702174153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702174154
1702174155
这话虽不大像“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的人的口气,却很可想见孔子的为人。他又说他自己道:
1702174156
1702174157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702174158
1702174159
这是何等精神!《论语》说:
1702174160
1702174161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欤?”
1702174162
1702174163
“知其不可而为之”七个字写出一个孳孳恳恳、终身不倦的志士。
1702174164
1702174165
1702174166
1702174167
1702174169
中国哲学史大纲(插图珍藏本) 第二章 孔子的时代
1702174170
1702174171
孟子说孔子的时代,是:
1702174172
1702174173
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
1702174174
1702174175
这个时代,既叫做邪说暴行的时代,且看是些什么样的邪说暴行。
1702174176
1702174177
第一,“暴行”就是孟子所说的“臣弑其君,子弑其父”了。《春秋》二百四十年中,共有弑君三十六次,内中有许多是子弑父的,如楚太子商臣之类。此外还有贵族世卿专权窃国,如齐之田氏,晋之六卿,鲁之三家。还有种种丑行,如鲁之文姜,陈之夏姬,卫之南子、弥子瑕,怪不得那时的隐君子要说:
1702174178
1702174179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与易之?
1702174180
[
上一页 ]
[ :1.70217413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