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188667e+09
1702188667 我们很有理由猜测,道家没有单个的开宗立派的人。而儒家作为一个学派,吸取了中国文明传统(Great Tradition)的基本要素,并且由于创立者的卓越之功,能使其化古为新,获得崭新的面貌和特质。在这个意义上,儒家有创立者。只不过中国人一般不把儒家思想称为孔学,而英语中却直接以孔子之名称呼儒家,即Confucianism。但在英语里,却没有用哪个人名来命名道家,我们把凡是跟道家有关的都叫Taoist。道家所囊括的一切方面和成就都被附会在其创立者——一个被神化的老子身上,其实这些被附会的东西分别产生于道家的不同阶段和侧面。
1702188668
1702188669 我们可以这么假设:当孔子在当时的思想界占据了一席之地,并且他的思想体系开始为人所知时,与之相对的思想潮流就如同置身于一个磁场之中,迅速趋集于另一极。可能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那些活跃的人将他们的思想附会于某个杰出的人物,例如那个受人崇敬的周王史官。他比孔子年长,这一点孔子自己也承认,因为孔子曾经问学于他。
1702188670
1702188671 或许这位真实存在的老子本来就是这一思想流派的宗师,后来这一派渐被人称为道家,而老子就是在那时将这些思想写成书,从而形成了《道德经》的主要内容。
1702188672
1702188673 或许这个谜将永远无法解开,不过毋庸置疑的是早期道家思想确实出现,有大量证据可以相互参证。
1702188674
1702188675 不过,道家思想虽然已经出现并且成书,却并不能就此证明其最初的形态就是我们现在所读的《道德经》所展示的。有学者认为《道德经》的思想和语言如此精微,一定比先秦道家的另一经典《庄子》晚出,而庄子卒于公元前286年,他们认为《道德经》的思想系衍自《庄子》,所以其成书年代应在公元前3世纪中,甚至更晚。
1702188676
1702188677 这些对《道德经》年代的疑惑,在中国人没有发现《道德经》原本和其他考古证据之前,都是无法索解的。我们姑且接受的结论是:或许一个名叫老子的人写了《道德经》,时间上大致与孔子相当,那时道家的基本思想正在形成。之后这部书传播流布,在其间得以提炼,并且汇入更晚、更复杂的思想。不过该书的思想框架和行文风格仍属于早期道家,古朴而简明,而非庄子之后的著作。
1702188678
1702188679 当前的观点大多演绎于上面的结论,不过另有一种观点也很有说服力:《道德经》是对那种简单而微妙的思想进行系统阐发的初步尝试。
1702188680
1702188681 《道德经》采用诗歌的形式,其语言精微玄奥。
1702188682
1702188683 盖是作者意在传达不可说之物。道家在此处遭遇了所有神秘主义都会遇到的困难:言不尽意。
1702188684
1702188685 《道德经》语言上的暧昧也可能是因为作者试图创制一套哲学术语。例如像“道”,字面的意思就是行走之路,在当时意义已经引申为方法、习惯。儒家和道家对“道”的含义都进行了更深远的拓展,以其言“大道”“圣王之道”(儒家)、“自然之道”或“天道”(道家)。
1702188686
1702188687 道家之名,就从这个概念来。[131]
1702188688
1702188689 儒家对“道”赋予的伦理意味也在此时固定下来,直到今天一直沿用着。
1702188690
1702188691 如果是儒家的用法先固定下来,很难想象道家会坚持把这个概念作为自己思想的核心。道的这两个含义的分化、拓展、固定很可能都是同时的,双方都接受彼此对道的界定,谁也不比谁占先。
1702188692
1702188693
1702188694
1702188695
1702188696 福建泉州北宋时期的老子石雕
1702188697
1702188698
1702188699
1702188700
1702188701 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书《老子》
1702188702
1702188703
1702188704
1702188705
1702188706 北宋赵佶《听琴图》
1702188707
1702188708 道家的闲适、淡泊、隐逸的情趣,经常成为中国画家的绘画主题。
1702188709
1702188710 不仅仅是那些真正的隐士,也包括身处政治体制之内的官员,
1702188711
1702188712 甚至皇帝本人也经常成为这种绘画的对象
1702188713
1702188714
1702188715
1702188716
[ 上一页 ]  [ :1.70218866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