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219502
所以,我不是那种声称我们可以证伪灵魂之存在的人。事实上,我并不认为我们能够证伪它们的现实性。无论如何,我都不认为灵魂的观念是不合逻辑的。当然,有一些哲学家持这样的观点,但我并不和他们为伍。
1702219503
1702219504
关键在于,为了使我关于灵魂不存在的信念站住阵脚,我并不认为我有必要去反驳灵魂的存在。独角兽并非不可能,即便如此,我认为“世界上不存在独角兽”的信念也站得住脚。为什么呢?因为所有指向独角兽存在的证据并没能整合成一个有说服力的例子。同样,灵魂并非不可能,即便如此,我认为“灵魂并不存在”的信念也是站得住脚的。为什么呢?因为当你研究那些试图说服我们灵魂存在的论证时,就会发现它们并不能令人信服。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
1702219505
1702219506
因此,从现在开始,我将假定我们坦然接受了物理主义观点,假定这一物理主义观点是正确的观点。当然,这并不意味我们从此就完全不再讨论灵魂了。我会时不时地停下来,提问说一个二元论者会如何考虑这些或那些问题。无论如何,每当我特意这样做的时候,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物理主义者的观点。因此,当我们回到关于死亡的种种问题时,最关心的将是如何从物理主义者的角度来达成对这些不同问题的最佳理解。
1702219507
1702219508
如果已经我说服你接受了物理主义的真实性(或者你本身就倾向于接受它),那就太好了。但如果你依然相信灵魂的存在呢?我想你得把接下来的大部分讨论都当作是不断延展的虚拟条件:假如灵魂不存在,这就是我们有关死亡所提出的观点。简而言之,如果你还没有被物理主义的真实性所说服,不妨顺其自然吧。我已经尽力了。但我真心希望,你不仅仅是出于一时的兴趣,来了解如果我们站到物理主义者那边,认定人所有的仅仅只有肉体时所抱持的死亡观。
1702219509
1702219510
个人同一性
1702219511
1702219512
你也许会回忆起在本书的开头,我曾说,如果我们想要正确地思考如何死后继续存活的问题,我们得弄清楚两件事。首先,我们得知道:我是什么?我由什么构成?我只是一具肉体吗?或者,我是物理肉体和非物质灵魂的结合体?(又或者可能只有一副灵魂?尽管它要与一具特定的肉体联系在一起。)在考虑这个问题后,我们将转向第二个基本问题:要怎样才能做到死后继续存活?继续存活的那个东西——一个类似于我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尤其在我们考虑死亡时,我们希望知道:我们的肉体死亡之后,一个类似于我的东西继续存活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谈论人的死后继续存活,这真的讲得通吗?
1702219513
1702219514
你也许理所当然地认为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至少在预设物理主义的立场下,答案看起来是否定的。如果我只是一具肉体的话,那么死后继续存活的观念不就自然而然地违背了逻辑吗?
1702219515
1702219516
正如我所言,这样的结论确实看似合情合理。但事实上,我们将会发现,这些问题比乍看之下要复杂得多。我并不觉得我们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1702219517
1702219518
在我们入手“死后继续存活是否具有合乎逻辑的可能性”这个问题之前,我觉得我们应当先厘清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如果我真的要继续存活,会变成什么?那个继续存活的我到底是什么?
1702219519
1702219520
我们来考虑一个简单的例子。今天是周四,我在书桌前输入这些文字。毫无疑问,到下周一的时候,在我的书桌前也有某人,他可能会输入更多的文字。关于存活的问题甚至可以基于这样一个简单的案例来设问:下周一坐在这里继续输入文字的那个人,和现在坐在这里正输入你此时读着的文字的人,是不是同一个人?这个正在输入文字的人,他能不能活过这个周末?
1702219521
1702219522
我当然希望自己能活过这个周末。但活过这个周末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一继续存活的条件是什么?
1702219523
1702219524
当然,在回答这个问题的道路上我们已经起步了。我们可以假定,要使我活到下周一,就得让某人在下周一还活着,而且最关键的一点在于,下周一的那个人,和本周四也就是今天正在输入这些文字的人,得是同一个人。毕竟,要是我在这周末不幸遭遇空难,然后某人接替我在下周一继续撰写这本书,那么到了下周一,我的书桌前确实有某个活生生的人正在写作,可是那自然不会是我,所以我们要厘清的问题就是:要想下周一的某人即本周四坐在这里输入文字的同一人,这意味着什么?
1702219525
1702219526
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置于更宏大的背景,绵亘更长远的时间。假设那个“某人”在距今40多年之后的2055年还活着,他还会是我吗?问我能否活到2055年,等于问那个2055年仍然活着的人和现在坐在这里输入文字的人是否为同一人。但是,要想未来的某人即是今日当下的此人,这意味着什么?这是我们需要厘清的一个问题。
1702219527
1702219528
由于这个问题探究人在不同时间点何以等同[数量上(numerically)等同],所以哲学家把它称作个人的同一性问题。那么我们想要厘清的,正是人在时间跨度中的同一性问题。
1702219529
1702219530
但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重要的是要避免一个易犯的错误。你可能发现自己很容易就做出如下言论:“你看,本周四那个撰写书籍的人头发还挺茂密的,也留着络腮胡。如果我们假设能活到2055年的那个人谢顶又驼背,且没留胡子,那么他们如何能够等同呢?一个有头发,一个没有;一个留着络腮胡,一个没留;一个站得笔直,另一个弯腰驼背。他们怎么可能等同呢?”
1702219531
1702219532
避免犯这样的错误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那个活到2055年的人当然可以是我,即便“他”已然谢顶,而我的头发还好好的。用这样的思路去思考是错误的。
1702219533
1702219534
但这是一个极易犯的错误,而且我们也很容易在这个问题上犯糊涂。所以我想条分缕析地考虑这个问题。首先,我会从一些涉及同一性但并不令人混淆的案例入手。一开始举的这些例子甚至完全不涉及人,或者就这个问题而言,也不涉及时间。当我们弄清了这些简单的案例,再回到那些更复杂的案例,那些同时涉及人和时间的案例。
1702219535
1702219536
假设你和我一同散步,我们看到了一列火车(见图6.1)。随着我们向火车踱近,我指着车尾(想象我们从画面左侧靠近火车)说:“看那列火车。”然后我们一路走啊,走啊,走啊,来到了火车的另一端,我指着车头说:“哇!你看看,这火车可真长啊!这是我五分钟前指给你看的同一列火车。这五分钟里我们一直都在沿着它走。”
1702219537
1702219538
1702219539
1702219540
1702219541
图6.1
1702219542
1702219543
我们再想象你如是回答:“这列火车跟我们五分钟前指认过的火车不是同一列。你现在指着的是车头,而五分钟前你指着的是车尾。毕竟,车尾和车头可不是同一件事物,你怎么能说它们是同一件事物呢?怎么会有人犯这种错误?车头可冒着烟,车尾则不冒烟,诸如此类。它们之间有很多不同点,你怎么会犯这么愚蠢的错误?”
1702219544
1702219545
当然,你实际上并不会说出这么愚蠢的话来,但我们想象你这么脱口而出了。然后我将向你指出,那个犯错误的人自然是你,而不是我。我自然同意车头和车尾不是同一件事物,但我从没如此声称它们是。在我们散步之初,当我指向车尾时,我所指的并非车尾,而是整列火车。我当时说:“看那列火车。”我所指称的并不仅仅只是车尾,而是那个整体的、一长列的、贯穿于空间之中的事物,即火车,而车尾只是它的一部分。现在,在我们散步的最后,当我指着车头说:“看那列火车。”我再一次通过指向车头而指称了火车,即整列火车——那一长列贯穿于空间中的对象——而车头只是它的一部分。所以,当我说“我现在所指的这列火车和我五分钟前指给你看的火车是同一列”时,这种说法并没有确定和明显的谬误。具体而言,我表达的并非是说车头和车尾是同一个事物。我说的实际上是,我现在所指的这一整列贯穿空间的火车,和我五分钟前所指的那一整列贯穿空间的火车,它们是同一列。而这一声明完全没错,它是对的。
1702219546
1702219547
正如我所言,实际上我们谁也会不犯这种错误。但我认为,这是一不小心就比较容易犯的错误,当我们考虑时间跨度中的同一性案例时,犯这种错误的可能性就会高出许多。不过,我们先继续举一个火车的例子。
1702219548
1702219549
假设我们在散步,而火车的一部分被挡住了看不见,挡住视线的是一座巨大的货栈(见图6.2)。我们沿着轨道散步,看见了车尾。我说:“嘿!有列火车。”然后我们又散了会儿步,但由于货栈挡住了,除了它我们什么也没看见。当我们走过货栈(这座货栈可长了)时,我看见了车头,我说:“嘿!快看,有列火车。”然后我问你:“你觉得这列火车和之前我指给你看的那列火车,它们是同一列吗?”
1702219550
1702219551
[
上一页 ]
[ :1.70221950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