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220467
1702220468
但是,一个相信“我们都会独自死去”这一言论的人可能会这么回应:“在弦乐四重奏的例子中,尽管我确实是在和其他人一起演奏,但是别人可以替代我做小提琴演奏。相反,当我死去时,就算我和其他人一起死,也没有人能替代我的位置。”那么,这也许就是每个人都会独自死去所指的意思:没人能替你经历你的死亡,没有人可以替代你的位置。
1702220469
1702220470
现在,如果这才是人们说“每个人都会独自死去”时所指的意思,那么至少我想指出,他们并没有清晰地表达自己。在我看来,当某人说“每个人都会独自死去”时,我们就要认识到他们的意思是指,“没有人可以替我死去,没有人能替代我的位置”,这太强人所难了。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相当误导人又毫无帮助的阐明论点的方式,但让我们稍微放下这些反驳之词。
1702220471
1702220472
没有人能替代我,这是真的吗?人们当然可以代替我演奏弦乐四重奏。那么,没有人可以代替我死亡就是真的吗?我不是很清楚。我希望你读过查尔斯·狄更斯的《双城记》,你也许没有读过,我只有剧透一下了。故事的主线是这样的。小说的主人公爱上了一位女子,但她并不爱他,呜呼!她爱的是另一个人。呜呼!这另一个人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被判死刑。故事就这么发生了,因为我们的主角和另一个人长得很像(毕竟,这是小说),当另一个人被押到断头台上行刑时,我们的主角代替了他。接着诞生了那段著名的演讲:“这是我一生中最乐意做的事。”我们的主角牺牲了自己,好让他爱的那个女子能和她爱的男人在一起。就我们的目的而言,这爱情罗曼史不是关键。我们的目的是搞清楚这里的情况,我们的主人公代替了某个即将死去的人,就像别人代替我演奏弦乐四重奏一样,似乎别人也可以代替我走上断头台。
1702220473
1702220474
在美国内战时期,曾有过强制征兵的事,但如果你有钱,可以雇佣别人来顶替你的位置。那么,假设你的部队在某场战斗中,周围的人都被杀了。想象一下,部队里的每个人都被杀了,如果你在那里,你也会被杀;但相反,你雇佣的人代替你被杀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就可以说他代替了你,为你死去。那么,如果这种说法认为没有人可以为我死去,没有人可以代替我死去,似乎依然是错误的。
1702220475
1702220476
这种观点的支持者可能会再次反驳说,尽管《双城记》的主角代替另一个人上了断头台,但最后的结局还是我们的主角独自经历了他自己的死亡,他没有代劳另一个人的死亡。毕竟,另一个人的死亡直到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后才发生!同样地,在我的死亡中,没有人能代替我;如果他们代替我,他们最终经历的实际上是他们自己的死亡,而不是我的死亡。我的死亡只有我自己能经历。因此,这也许是当人们说“每个人都会独自死去”时指的意思,即没有人能代替我经历我的死亡。
1702220477
1702220478
如果这是人们实际上所指的,那么我想再一次指出,用“独自死去”这个词来阐述我们讨论的说法是相当误导人的。这似乎是以相当令人困惑的方式来表达观点。不过,我们先撇开这个不谈,回头看看这解释。且不论其表述上的不妥,似乎它是真的,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经历自己的死亡,而不是别人的死亡。事实上,它似乎是一个必然真理,没有人可以代替我经历我的死亡。最后,这一事实——它似乎是一个事实——貌似揭示了跟死亡有关的一些有趣和深奥的东西。
1702220479
1702220480
但我认为这种表象,即我们终于捕捉到对死亡本质的深刻理解,却是一种误导。我不认为我们在这里能够了解到任何关于死亡的独特之处!
1702220481
1702220482
想想世俗的事务,比如在理发店剪头发。现在,在理发店你的位置可以被其他人代替。某个人出现说:“我赶着去约会,要迟到了。你介意让我先剪发吗?”你是一个大方的人,回答道:“没关系,我可以等。去吧。”所以,在某种严格意义上说,他已经代替你剪了头发。当然,最终他并没有代替你剪了你的头发,只是剪了他的头发。剪发便是如此:没有人能代替我去剪我的头发。我是唯一能经历自己剪头发这件事的人。如果有人试图代替我剪发,他们最终只是自己剪了头发。
1702220483
1702220484
当然,关于剪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那就再想想摘除你的肾结石这件事。没有人可以代替我去摘除我的肾结石,我是唯一能经历摘除自己肾结石的人。或者想想吃午餐。没有人能替我吃我的午餐,如果别人想替我吃我的午餐,那只是吃他们的午餐。他们吃的是他们的午餐。除了我,没人能替我吃我的午餐。如果你仔细想想,相同的情形几乎在每件事上都成立。也许,真的是每件事。如果你强调“我的”这个词,那么没有人可以代替我做任何事情,只要这是我的事。简而言之,即使“没有人能代替我经历我的死亡”是真的,这也不是什么有关死亡本质的深刻见解。这只是“我的”这个词含义上无关痛痒的语法点而已。
1702220485
1702220486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为“每个人都会独自死去”这一言论,找到有趣的(而不是无关痛痒的)和真实的解释!但也许在我试图理解其所说的话时,漏掉了什么。我一直在为这个言论寻找一个在字面上说得通的解释,但或许“我们都会独自死去”这个说法,根本不是字面上的意思。相反,这也许是某种隐喻。这句话并不是说我们都真的会独自死去,而是说当我们死去时,仿佛我们是孤身一人,或者说,就像独自一人。或许“我们都会独自死去”是一个心理上的说法:当我们死去时,我们便会处于类似孤独(loneliness)的心理状态,就像我们有时候会感觉到的孤独。
1702220487
1702220488
想象有人快要死去了,我们可以假设他并不是字面上的“独自一人”。相反,当他临终前躺在床上时,他的身边围绕了许多人。然而,尽管如此,他感到与他们非常疏远了,有距离感。即使在人群中,他也会感到孤独。这也许就是人们想说的“独自一人”。
1702220489
1702220490
当然,我们周围有很多这样的案例,人们感觉远离他人而离去。托尔斯泰的伊里奇也许正是这样。伊里奇逐渐疏离他的家人和朋友,他从心理上疏远他们了,并带着生疏感和距离感面对他的死亡。他并不是字面意思上的“独自一人”,这只是一个比喻,但这比喻也是对他心理的重要洞察。
1702220491
1702220492
因此,我们必须问自己,类似的情形是否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请记住,我们正在寻找的是关于死亡的必然真理,即对其本质的深刻见解。我们要找的不是某样在一定比例的案例中成立的事。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是否每个人都在这种心理下独自死去?我所能说的是,这似乎不是真的。
1702220493
1702220494
首先,注意很明显的一点是,有时候人们在睡眠中意外地死去,他们并没有生病,只是在睡觉时死于心脏骤停。这样的人死去时显然没有感到孤独或疏远。当然,刚才那种观点可能指的是,每个经历死亡时清醒的人,都会伴随着这种孤独感和疏远感死去。但这也不是真的。假设你正在过马路,一边和你的朋友交谈,进行激烈的讨论。事实上,你们那么投入,以至于没有注意到卡车正朝你开来。那辆卡车撞上你,你在无痛苦中立即死去。在你的最后时刻,你是否感到被疏远和孤独?不,当然没有。所以说,每个清醒着死去的人并不都有特定的心理感受。
1702220495
1702220496
也许我们需要再次完善这种说法。这种说法也许指的是每个人在意识到自己快要死去时,都会有孤独感和距离感。说不定所有意识到自己垂死的人,都会“孤独”死去。这个限制条件(即意识到他们垂死的人)解决了睡眠的案例,也解决了卡车的案例。加上这个限制条件,这一说法仍然很有趣,但这是真的吗?幸运的是,这不是。
1702220497
1702220498
回想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和他的朋友进行着哲学探讨,他知道自己快要死了。他喝了毒芹,坐在那里跟每个人告别。他并不像是被疏远了,也并不像是感觉到了隔离和孤独。每个知道自己将要死去和面对死亡的人都感到孤独,这个说法看来也是不正确的。
1702220499
1702220500
另一个例子是哲学家大卫·休谟。休谟快死时也很善于交际。在患病临终时,休谟邀请所有人坐在他的病榻前谈话,他到最后也很快乐、开心。据我所见,没有任何理由认为,休谟感觉到了孤独或被陪伴着他的人们所隔离和疏远。简而言之,对这一说法的心理学解读并不比任何之前的解释要合理。
1702220501
1702220502
当然,还可能有另一种解释值得考虑,但我不知道这解释究竟是什么。所以我想请你们自己思考这个问题。我们都会独自死去,这是真的吗?有什么办法可以解释这个言论,向我们展示死亡本质的真实洞见?这样说来,那我找不到这一答案。16尽管人们经常说我们都会独自死去,但我认为这个言论是无稽之谈。我反而担心的是,人们说话时不经大脑,不去思考他们所指的是什么。
1702220503
1702220504
1702220505
1702220506
1702220508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第十章 死亡的坏处
1702220509
1702220510
让我们评估一下现在的状况。总的来说,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形而上学的探讨。我们试图弄清楚人的本质,好让我们明白生存的本质含义,以便理解死亡的本质。
1702220511
1702220512
当然,我认同物理主义的理念,即从本质上讲,我们都只是有着机能的肉体,我们能够进行人格功能。抛开其他细节,死亡只是肉体垮掉了,以至于不再能进行相关功能。当然,正如我们看到的,这取决于你接受的是关于个人同一性的哪种理论,在“我的肉体之死是否代表我不再存在”这个话题上,大家的意见会有所差异,我们或许需要区分肉体之死和个人之死,等等。但抛开其他细节,以下说法是站得住脚的:当肉体破坏时,我不再作为一个人而存在。即便在逻辑上,我们不否认肉体死后继续存活的可能性,但我们还是没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些逻辑上的可能性会真实发生。
1702220513
1702220514
就我所见,我认为当我的肉体死亡时,一切就结束了。当然,作为肉体论的支持者,我相信我还是会存在一段时间,我将作为一具尸体而存在。但这样的存在对我来说并没有给我重要的东西,因为我所希望的不仅仅是存在,或者是活着,而是作为一个人,一个带着我原有相同的人格的人。而事实是,当我肉体死亡时,一切都已成为过去。
1702220515
1702220516
因此,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来说就是这样。总结起来就是,我死了,我就不复存在。当然,这有点儿令人误解,根据我之前阐述的理论,即便我死了,我依然会作为一具尸体存在一会儿。但是,这些问题并不影响我们接下来的讨论。为了简化接下来的讨论,我提议我们暂时放下这些难题。让我们假设,我的身体在我死去的那一刻即被毁坏。也许一颗炸弹在附近爆炸,我当场死去,我的身体被炸得灰飞烟灭,我将愉快地上路。如果是这样,那一刻就是我的肉体、我的存在、我的人格以及一切对我来说重要之物的结束。死亡就是终结,句号。当然,在其他相对复杂的情形中,这些事情不会同时发生,但死亡仍是终结。但正如我所说,这些细节都不会影响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话题。
[
上一页 ]
[ :1.70222046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