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221721e+09
1702221721
1702221722
1702221723 图15.3
1702221724
1702221725 我们可以把生命分成三个阶段:在第一幕(点A之前),生命显然很值得一活;在第二幕(点A到点B),生不如死;在第三幕(点B到点D)中间,生命又重归美好。从理想化来说,你只想过第一幕和第三幕的生活,而不用经历第二幕。但是,显然你没办法这么做。要么你既要经历第三幕也要经历第二幕(以及第一幕),要么同时放弃两者(只经历第一幕)。由于第三幕有着极大的价值,所以为了得到第三幕而忍受第二幕的痛苦也是很合理的。鉴于此,哪怕生命中有一段生不如死的日子,此时自杀仍然不是一个理性的选择。然而请注意,得出这一结论的必要条件是,第三幕的正面价值足够高(持续时间长,价值水平高),超过了第二幕的负面价值。图15.3所示显然是这种情况,但是我们很容易就能想象到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在图15.4中,虽然在第二幕(此时生命不值得一活)以后,生活仍然能够重新有所好转,进入到第三幕(生活再次变得值得拥有),然而第三幕的正面价值不够高,无法抵消第二幕的负面价值。此时生活确实变好了,但是持续时间太短,价值水平太低,无法抵消第二幕的坏日子。因此,如果你打算在点A自杀,仍然算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1702221726
1702221727
1702221728
1702221729
1702221730 图15.4
1702221731
1702221732 当然,在这个案例中,自杀是否合理也取决于选择在何时自杀。在A点自杀是合理的,因为这样可以完全避开第二幕。但如果选择在点C自杀,则是另一回事了。很明显,在点C你刚熬过了第二幕,它已成为历史,尘埃落定,无法改变。你过了一段糟糕透顶的日子,但现在一切都结束了。你的问题不再是,你是否应该避开第二幕?为时已晚。你只能问自己,应该如何处理第三幕。第三幕的生命值得一过,抛弃它是不明智的选择。所以,在点C自杀不合理,而如果可以早一些在点A这么做,还有可能是合理的。更为复杂的是,在点A之后——在第二幕中间的某个时刻——自杀也有可能是合理的,假如此时第二幕剩下的日子糟到可以抵消第三幕的好日子。然而,如果在第二幕中间选择自杀的时间太迟——例如点B——自杀则不再合理,因为第二幕剩下的日子无法盖过第三幕的正面价值。
1702221733
1702221734 假设有人因意外造成全身大面积重度烧伤,需要进行长期治疗,他无法移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等着他的神经和细胞再生。这个人可能相信自己最终会康复,生活会重新变得有价值。然而,在治疗的过程中,他也可能觉得——他这样想没错——为了能到达最后的阶段,自己需要忍受如此巨大的痛苦,这件事一点儿也不值。他可能觉得死亡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1702221735
1702221736 假设这个患者因为身体原因无法杀死自己。他请求别人帮他,但遭到了拒绝。于是他忍受着惊人的痛苦,进行了数年药物治疗,恢复状况良好,终于过上了值得一过的好日子。他终于得到了解脱。
1702221737
1702221738 这个人意识到现在的生活又值得过下去了。鉴于此,自杀——现在他的身体状况允许他这么做——不再是合理的行为。尽管如此,他仍坚信——这样想也没错——早些死对他来说会更好,这样就不用忍受这么多年的痛苦折磨。如果他起初能够早些自杀,这也是一个合理的选择。38
1702221739
1702221740 所以我认为,在某些情况下,从理性的角度出发,自杀是合理的。至少,若我们假设你思维清晰,可以客观分析自己的处境,正确评估以后的生命态势时,就可以这么说。然而,我还想再强调一下这个观点:只有从合理自利的角度出发,当生命的某一时刻糟到你会生不如死的时候,自杀才是合理的。这是因为我毫不怀疑,现实中很多自杀案例都没有满足这个关键条件。
1702221741
1702221742 关键要记住:即使情况变糟了——甚至永远都不会好转——也不意味着自杀就是合理的。问题不在于你过得没有以前好,也不在于你本可以过得更好。问题是,生活是不是真的非常糟,糟到了生不如死的地步?事实上,如果你早期的生活非常好,它变糟的空间也就非常大,使得最后仍然不如就这么赖活着。在这种情况下,自杀当然毫无合理性可言。
1702221743
1702221744 比如,如图15.5所示,自杀就不是个合理的选择。虽然点A之后的生命比此前的要差——甚至点B之后与之前相比差距显著——但是曲线中没有一点跌至X轴以下。根据这个假设,这仍然是一种值得过下去的生命。自杀是不合理的。
1702221745
1702221746
1702221747
1702221748
1702221749 图15.5
1702221750
1702221751 上述情况很容易被忽视。从点A开始生命质量不断下滑,有时我们只能看到生活每况愈下,很自然地你就会想到“还不如死了”。但至少在图15.5中,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对你而言,不是死了更好。
1702221752
1702221753 我相信,很多自杀案例的发生都源于这种错误想法。你女朋友抛弃你了,你失业了,你没考上法学院,你出了事故,后半辈子要在轮椅上度过,你经历了一场难堪的离婚……于是你拿现在的生活和以前比,或者和你梦想中生活的样子比,或者和周围人的生活比,觉得日子不值得过下去了。但是通常情况下,事实并非如此。就算你的生活不如你期望中那么有价值,仍然比没有要好。
1702221754
1702221755 事实上,我认为对于大多数打算自杀的人来说,图15.6更为准确。事情暂时性变差了,而就在最低谷处,你无法看到如果自己坚持下去,事情会逐渐好转。在这种情况下,自杀显然是个可怕的错误决定。
1702221756
1702221757
1702221758
1702221759
1702221760 图15.6
1702221761
1702221762 不过,我仍然认为,确实在很多例子中,生活曲线跌至X轴以下,并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可能一直到结束),这时死亡确实是更好的选择。这种情况非常可怕,但如果真的出现了,我也只能说,假如人们可以认清现实,明确知道自己未来的生活的面貌,自杀在某种情况下会是合理的。
1702221763
1702221764 我特意排除了这个问题:人们是否能合理判断自己确实处于合理自杀的情况下。有些认为自杀绝对不会是合理的人,可能同意说如果你能知道现在死了会更好,自杀会是合理的,但他们认为事实是你永远都不可能知道。如果你有个水晶球,那么自杀在某些情况下会是合理的。但你没有水晶球,而且你永远也不会有水晶球。毕竟,我画出不同的生命曲线,根据不同例子里未来的走势,确信无疑地说自杀什么时候是合理的,这很容易。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从来就没办法像这样肯定事情会如何发展。所以,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是:你有什么理由能判定自己会生不如死?你又有什么理由相信这个判断并根据它去行动呢?
1702221765
1702221766 分两步讨论这个问题会比较好。首先,要看看如果你能保持头脑清醒,我们会作何解释。然后,让我们把思绪混乱的可能性计算在内。毕竟,我们有理由担心,如果生命糟到了有理由自杀的程度,它一定给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没人能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头脑清醒。所以,哪怕你可以合理地做出自杀的决定,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也没人真正能做到思路清晰,所以人们不应该相信自己死了会更好这一判断。
1702221767
1702221768 我们一会儿再回来讨论你可能会思绪混乱的这种担心,让我们先假设你可以对自己的处境有清醒的认识。可能你得了某种疾病,痛苦不堪,但这种病不会一直发作,总有症状不发作的时候。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你可以权衡事实,对自己的处境加以评估。在这种情况下,做出自杀的决定是否可能合理?如果你真有水晶球,可以确切知道你的生活不会好转了,我们就能认同现在自杀是合理的。但我已经说了,你没有水晶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呢?
1702221769
1702221770 否认自杀合理性的人说,既然你永远都无法真正认定情况不会好转,自杀绝对是没有道理的。毕竟,我们都知道医学一直在进步,研究人员在不断取得突破,现在的不治之症也许能在将来某一天得到治愈。但如果你自杀了,你就放弃了治愈的机会。而且,有时疾病会奇迹般地好转,你可能自己就痊愈了。总是有这种可能的,虽然几率比较低,但它确实发生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自杀了,你就放弃了一切好转的机会。
[ 上一页 ]  [ :1.70222172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