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234075
116
1702234076
1702234077
配套改革是协调发展的动力,协调发展是配套改革的目标。我们必须对两者统筹兼顾,以配套改革促进协调发展,以协调发展支持配套改革。
1702234078
1702234079
(摘自2000年5月11日在加中贸易理事会举办的午餐会上的讲话)
1702234080
1702234081
117
1702234082
1702234083
如何做到有计划地放开、有控制地搞活,是一个必须研究解决的大课题。放得开、放得活,是控制能力强的表现。要放风筝,不要“放生”,就是放得出去又收得回来,从放收的程度看控制的本事。
1702234084
1702234085
(摘自1989年9月9日—14日考察广东时的谈话)
1702234086
1702234087
118
1702234088
1702234089
宏观控制和微观搞活是相辅相成的。离开控制的放开就是乱,离开搞活的控制就是死。
1702234090
1702234091
(摘自1988年8月17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次会议上的发言提纲)
1702234092
1702234093
119
1702234094
1702234095
只讲宏观控制,不讲微观搞活,那不叫控制,而叫管死;只讲微观搞活,不讲宏观控制,那不叫搞活,而叫搞乱。
1702234096
1702234097
(摘自1988年9月7日在中共天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1702234098
1702234099
120
1702234100
1702234101
宏观控制必须从全局出发,要有通盘考虑,要看到长远发展,要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经济利益、思想教育、行政干预“三管齐下”。
1702234102
1702234103
(摘自1988年9月7日在中共天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1702234104
1702234105
121
1702234106
1702234107
在变革中,部分地牺牲局部和眼前利益,换取全局和长远的利益,这是常有的事。这就要求我们的同志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不要斤斤计较。唐代著名的政治家、理财家陆贽有句名言:“吝少失多,廉贾不处,溺近迷远,中人所非。”就是讲人们要看大局,看发展前景,不要鼠目寸光。
1702234108
1702234109
(摘自1985年2月2日在天津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1702234110
1702234111
122
1702234112
1702234113
要注意微观和宏观、当前和长远的统一,处理好国家、企业和职工的三者关系。企业和个人多得必须建立在多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基础上。
1702234114
1702234115
(摘自1984年8月20日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谈话)
1702234116
1702234117
123
1702234118
1702234119
每个人的收入多少,应该是对社会贡献的标志,而不是胆大胆小的结果。
1702234120
1702234121
(摘自1995年5月17日在《《经济日报》上发表的《对改革中的重大问题要统一认识》一文)
1702234122
1702234123
124
1702234124
[
上一页 ]
[ :1.70223407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