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23636e+09
1702236360 民族是多种的,文明是多元的。每一种文明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都有其理由和根据,都有其价值和作用。各种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都对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上,不同文明之间尽管有过磨擦、碰撞和冲突,但交流、借鉴和融合始终是发展的主流。
1702236361
1702236362 (摘自2000年6月23日会见伊朗总统哈塔米时的谈话)
1702236363
1702236364 490
1702236365
1702236366 各种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这种联系越来越紧密,影响越来越深刻。应当承认,各种文明之间确有差异。差异往往是民族存在的理由。正是这种差异使世界丰富多彩,使交流与合作成为需要。假如世界上万事万物全都一模一样,那还有什么意思?各种文明都应当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求同存异,和谐共进。
1702236367
1702236368 (摘自2001年11月14日会见斐济总统伊洛伊洛时的谈话)
1702236369
1702236370 辩证法随谈 [:1702233264]
1702236371 文 化
1702236372
1702236373 491
1702236374
1702236375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有很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这是值得骄傲的一面。但如何将传统文化中好的东西与现代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中国当前面临的问题,也是需要加以解决的课题。
1702236376
1702236377 (摘自1995年12月20日会见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时的谈话)
1702236378
1702236379 492
1702236380
1702236381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即我们的民族形式与社会主义内容相结合的新文化,就其本质和主体来说,应该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表现社会主义的时代生活和时代风貌,揭示现实社会关系的本质和历史发展趋势的。这种新文化必然是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为根据的,反转过来又给予政治、经济以伟大的影响和作用。
1702236382
1702236383 (摘自1990年1月10日在全国文化艺术工作情况交流座谈会上的讲话)
1702236384
1702236385 493
1702236386
1702236387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不讲继承,搞历史虚无主义,发展就失去前提和基础,民族的长处和特征就难以保持。现实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不讲发展,不研究与时代结合,传统文化就失去生机,也不可能很好地继承。
1702236388
1702236389 (摘自1998年6月10日会见意大利总统斯卡尔法罗时的谈话)
1702236390
1702236391 494
1702236392
1702236393 对待文化遗产,处理得好,会成为培育民族精神的珍贵养料;处理得不好,也会成为阻碍前进的沉重包袱。
1702236394
1702236395 (摘自1999年12月10日拜会日本天皇明仁时的谈话)
1702236396
1702236397 495
1702236398
1702236399 对待文化遗产,必须采取科学的态度,对于大量珍贵的祖宗遗产,要很好地保护、传留;对于过时的、有害的东西,要准确地加以剔除;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要着眼新的时代需求,注意挖掘整理,取其精华,使之更好地为现实服务。
1702236400
1702236401 (摘自1999年12月10日拜会日本天皇明仁时的谈话)
1702236402
1702236403 496
1702236404
1702236405 优秀的文化遗产作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共同成果,决定了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也就是说,不但物质文明,而且精神文明的许多方面,不是某一个阶级所独有的,而是经过不同阶级世世代代的努力共同创造的成果;它也不是只为某一个社会形态服务的,而是可以为各个不同的社会形态服务的。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历史文化遗产的阶级性,又要重视它的继承性和借鉴性。
1702236406
1702236407 (摘自1989年6月为《中国历代文献精粹大典》撰写的序言)
1702236408
1702236409 497
[ 上一页 ]  [ :1.7022363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