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236479
(摘自2000年5月9日会见加拿大总督克拉克森夫人时的谈话)
1702236480
1702236481
509
1702236482
1702236483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对民族的东西,必须强调和保持它的个性,因为这是它存在的理由。你把它完全普遍化了,它存在的理由也就失掉了。
1702236484
1702236485
(摘自1994年11月22日在文化部“梅周百年诞辰纪念活动”汇报会上的讲话)
1702236486
1702236487
510
1702236488
1702236489
从辩证的观点看,共性和个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只有个性表现活跃,生动活泼,共性才能丰富多彩。
1702236490
1702236491
(摘自1988年5月为天津市河西区《文化采珍》写的序言)
1702236492
1702236493
511
1702236494
1702236495
我们提倡国画,并不排斥油画,油画在世界上有很大影响,在中国也应当发展繁荣。我们说尊重国画规律,并不反对油画和国画结合而产生的新品种,我们希望能有这种不东不西、亦东亦西、不是东西的好东西。
1702236496
1702236497
(摘自2002年7月10日出席“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展”开幕式时的讲话)
1702236498
1702236499
512
1702236500
1702236501
在深刻的社会变革过程中,在急剧的现代化过程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必然会有许多新的变化,但是决不能忽视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的研究。丢掉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自身的悲剧,也是人类的损失。
1702236502
1702236503
(摘自1990年1月10日在全国文化艺术工作情况交流座谈会上的讲话)
1702236504
1702236505
513
1702236506
1702236507
学习、吸收外来文化必须注意保持自己的特色,无论如何不能因为融入世界而把自己的好东西给弄坏了弄丢了。也就是说,改革、改进、改善都可以,但是不能改行、变种。
1702236508
1702236509
(摘自2002年3月7日看望政协文艺界委员时的讲话)
1702236510
1702236511
514
1702236512
1702236513
中国人搞中国的事情,不研究中国的文化风俗习惯,不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是难以成功的。
1702236514
1702236515
(摘自1989年8月1日视察广播电影电视部时的谈话要点)
1702236516
1702236517
515
1702236518
1702236519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维系民族感情的纽带。祭祀黄帝体现着华夏儿女对中华文化传统的认同,对民族团结和睦的企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希望。中华民族屡经磨难而不衰,几临厄运而不散,一个最深层的原因就在于有着这种深厚的民族情感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1702236520
1702236521
(摘自2002年10月26日在黄帝陵基金会成立十周年暨整修黄帝陵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702236522
1702236523
516
1702236524
1702236525
面对全球化,中国文化最不怕。全球化给中国文化创造了更多走向世界的机会,在全球化过程中,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就是文化。
1702236526
1702236527
(摘自2002年3月7日看望政协文艺界委员时的讲话)
1702236528
[
上一页 ]
[ :1.70223647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