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243069e+09
1702243069 [14]爱弥尔•利德勒:《大众国家》(纽约:1940年),第23—40页。——原注
1702243070
1702243071 [15]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纽约:1951年),第305、341—342页。——原注
1702243072
1702243073 [16]加布里埃尔•马塞尔:《反对大众社会的人》(芝加哥:1952年),第101—103页。——原注
1702243074
1702243075 [17]卡尔•雅斯贝斯:《现时代的人》(伦敦:1951年),第65页。——原注
1702243076
1702243077 [18]奥尔特加•加塞特:《大众的反叛》,第124页。——原注
1702243078
1702243079 [19]术语“community”一般译为“共同体”或“社区”,“society”一般译为“社会”。这里有关“community”和“society”的译法借鉴了中国大陆和台湾学者的译法,“community”译为“礼俗社会”,“society”译为“法理社会”,以对应德语“Gemeinschaften”和“Gesellschaft”。——译注
1702243080
1702243081 [20]这个反命题,牵涉到德国社会学家托尼斯,对于每一个重大的现代社会理论几乎都是至关重要的:韦伯的传统—合理行为理论、涂尔干的机械—有机协同性理论、莱德费尔德的乡村—城市社会理论,等等。有时,这个区分被假定为一种历史区分。它描述了过去的不确定社会与当前社会的差异;有时它被用作一个非历史的分析性区分,设定为两种互相比照的理想类型。不过,无论怎样,其结果是模糊的。——原注
1702243082
1702243083 [21]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著有《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等。——译注
1702243084
1702243085 [22]普卢塔克(约46—119):罗马帝国时期传记作家、伦理学家,现存传世之作包括《传记集》和《道德论集》。——译注
1702243086
1702243087 [23]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著有《哈姆雷特》、《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等。——译注
1702243088
1702243089 [24]霍布斯(1588—1679):英国政治思想家,著有《论政体》、《利维坦》等。——译注
1702243090
1702243091 [25]西方社会理论关于“没有头脑的大众”观念的基础讨论,请参阅我的论文“关于极权主义领袖和民主领袖的几点解释”,载于《领袖研究》,阿尔宾•古尔德纳主编(纽约:1950年)。——原注
1702243092
1702243093 [26]阿克顿(1834—1902):英国历史学家和伦理学家,提倡基督自由伦理观。——译注
1702243094
1702243095 [27]马克斯•舍勒(1874—1928):德国现象学哲学家。——译注
1702243096
1702243097 [28]梅斯特尔(1754—1821):法国共和主义者、外交家和政治哲学家。——译注
1702243098
1702243099 [29]艾略特(1888—1965):生于美国的英国诗人、剧作家和文学批评家。——译注
1702243100
1702243101 [30]在一篇出色的论文白日梦和噩梦:对大众文化批判的反思中(载于《塞沃尼评论》第LXV期[1957年]),爱德华•希尔斯指出了保守主义批评家和新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在攻击大众文化方面的重大相似性。在这一方面,激进分子无批判地采取了一种贵族式观点:过去被一种高雅文化所主导,现在这种文化正在走向衰落。实际上,如希尔斯指出的那样,大多数人的生活受尽了漫长而单调乏味的劳动的煎熬。而“大众”进入社会导致文化——艺术、音乐和文学——扩张到了以前人们做梦都想不到的地方。在一篇为1959年6月召开的大众文化坦米蒙大会而作的论文中,希尔斯教授详细地阐发了这一论断。那篇论文发表在1960年秋季号的《代达罗斯》上。——原注
1702243102
1702243103 [31]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纽约:1936年),第190—197页。——原注
1702243104
1702243105 [32]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法国哲学家、实证主义社会学创始人,著有《实证哲学教程》。——译注
1702243106
1702243107 [33]奥格斯特•孔德:《实证哲学教程》(第二版,巴黎:1864年),第IV—V册。——原注
1702243108
1702243109 [34]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1766—1834):英国人口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著有《人口论》。——译注
1702243110
1702243111 [35]T.R.马尔萨斯:《人口论》(载于芝加哥大学读物),第III册,第II章。——原注
1702243112
1702243113 [36]梅因(1822—1888):英国法学家和历史学家。——译注
1702243114
1702243115 [37]菲利普•塞尔茨尼克:《组织化的武器》(纽约:1952年),第275—308页。——原注
1702243116
1702243117 [38]约瑟夫•熊彼特(1883—1950):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创新学说提出者,著有《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周期:资本主义过程的理论、历史和统计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从马克思到凯恩斯十大经济学家》、《经济分析史》等。——译注
1702243118
[ 上一页 ]  [ :1.702243069e+09 ]  [ 下一页 ]